[发明专利]一种击发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3924.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丁水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乐乐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击发 击发状态 铰接点 失效状态 操作部件 联动部件 运动部件 转动支点 转换 复位机构作用 复位机构 设备使用 可重复 限位件 基架 测试 转化 | ||
1.一种击发设备,包括
基架(1);
第一运动部件(2),在相对所述基架(1)的起始位置与作用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置;
操作部件(3),具有对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施加趋向所述作用位置的作用力的抵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件(4),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架(1)上;
第二运动部件(5),与所述操作部件(3)相抵接,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构成所述操作部件(3)的支点;
联动部件(6),在相对于所述基架(1)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联动部件用于解除所述限位件(4)对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的限位,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构成所述操作部件(3)的支点,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在移动状态;
复位机构,在所述移动状态,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转换到所述固定状态,及驱动所述联动部件(6)复位到所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上,在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上形成第一铰接点(31);
所述击发设备还包括支杆(8),其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操作部件(3)和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上,在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上形成第二铰接点(81);
在所述固定状态,所述第二铰接点(81)构成所述操作部件(3)的支点;在所述移动状态,所述第一铰接点(31)构成所述操作部件(3)的支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上开设有限位区域(51);所述联动部件(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和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联动设置;
在所述固定状态,所述限位件(4)插接在所述限位区域(51)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联动部件(6)驱动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脱离所述限位件(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击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的一端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511),所述第一通道(511)上靠近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的一端呈敞开口;
所述第一通道(511)的内壁面上沿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的径向突出成型有第一凸出部(521);与所述敞开口相对的所述第一通道(5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521)之间围成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形成所述限位区域(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击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联动部件(6)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的一端上;在所述作用位置,所述联动部件(6)的所述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的所述一端的端面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击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复位件(10),其给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施加第二偏压力,以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限位件(4)插接在所述限位区域(51);
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52),所述联动部件(6)上具有第二配合部(61);在所述联动部件(6)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一配合部(52)与所述第二配合部(61)通过倾斜的导向面配合,所述联动部件(6)在所述导向面处产生与所述第二偏压力相反的抵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击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5)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凸出部(1621);
所述联动部件(6)与所述第二凸出部(1621)相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凹陷部(611),相应地至少在所述凹陷部(611)上靠近所述第一运动部件(2)的一侧形成凸起部(612),所述凹陷部(611)与所述凸起部(612)之间通过第三导向面(623)过渡连接;所述凹陷部(611)和所述凸起部(612)构成所述第二配合部(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9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