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粉生产用磨粉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73732.2 申请日: 2017-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8212291B 公开(公告)日: 2019-11-05
发明(设计)人: 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 泉州台商投资区长矽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2C2/10 分类号: B02C2/10;B02C23/02;B02C23/00
代理公司: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代理人: 贺心韬
地址: 362100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磨盒 红薯粉 转动 套筒 马达 马达箱 锥齿轮 磨盘 磨粉 磨碎 啮合 震动 带动转轴 电机带动 启动电机 出料管 进料斗 连接管 箱内壁 支撑杆 弹出 弹簧 顶杆 滑出 左端 生产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粉生产用磨粉方法,启动电机和马达,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利用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带动转轴转动,使第一磨盒与第二磨盒转动,将块状红薯粉从进料斗加入,红薯粉落到第一磨盒与第一磨盘之间先一步磨碎,部分符合要求的红薯粉进入第一磨盒与第二磨盒内部,从第二磨盒底部漏下,磨碎后的红薯粉落到第二磨盒与第二磨盘之间磨成粉状,顺着连接管进入出料管,从左端滑出箱体外进行收集,同时马达带动转动块转动,进而带动顶杆与套筒转动,套筒转动到马达箱角落时,在弹簧的弹力下将套筒弹出,使其撞击马达箱内壁,使马达箱震动,并利用支撑杆带动第一磨盒与第二磨盒震动,将第一磨盒与第二磨盒内部的红薯粉震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薯粉生产用磨粉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红皮番薯、山药、萌番薯等。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红薯的果实和牵牛花的果实相同,是圆形或扁形的蒴果,果皮在不成熟时为绿色或紫色,成熟时变成枯黄色或褐色。每个蒴果里有黄褐色或黑色种子,种子大小和形状与一个蒴果里的种子数目有关系。种子皮较厚而坚硬,不容易吸水,发芽比较困难,一般不用于生产,多用于选育新品种。必须先磕破种皮或用浓硫酸浸种以后,洗净放在清水里使它吸水,再给以适宜温度催芽,才能播种。红薯粉是用红薯制作的一道家常菜。红薯粉是一种广西、陕西、湖南、福建、四川、贵州等地的地方特色小吃。灰色细长条状,晶莹剔透,与粉丝相似。

现有的红薯磨粉工序,用平磨盘进行磨粉,红薯粉有很大部分残留在磨盘之间,造成浪费,长时间不清理易滋生细菌,且大块的红薯块不易磨粉,需要事先磨碎成小块,工序繁琐,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薯粉生产用磨粉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红薯磨粉工序,用平磨盘进行磨粉,红薯粉有很大部分残留在磨盘之间,造成浪费,长时间不清理易滋生细菌,且大块的红薯块不易磨粉,需要事先磨碎成小块,工序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红薯粉生产用磨粉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壁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顶部,所述丝杆的表面且位于箱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且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右端均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磨盘,所述第二支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磨盘,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进料斗的正下方连通有进料管,且第一磨盘的顶部套设在进料管的表面,所述第一磨盘与第二磨盘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磨盒,且第一磨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磨盒。

优选的,所述第一磨盒与第二磨盒的内部均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马达箱,所述马达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贯穿第一磨盒并延伸至进料管的上方,且支撑轴的顶端与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表面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套设在第二磨盒底部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机仓,所述第二磨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依次贯穿出料管与箱体并延伸至机仓的底部,且转轴的底端与机仓的底部转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长矽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长矽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