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停车场的空位查询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73531.2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子鹏;郝春美;黄溅华;刘海峰;邓华;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停车场 车位信息 方法和装置 车牌信息 空位 车位 停车 汽车技术领域 摄像头 查询 技术效果 空位位置 停车空位 入口处 绑定 显示屏 停车场 发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场的空位查询方法和装置,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智能停车场的入口处通过摄像头获得车辆的车牌信息;当所述车辆进入车位时,获得所述车辆的所在的第一车位信息;将所述车位信息和车牌信息进行绑定;获得所述智能停车场的所有车位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车位信息予以标记为已停车;将所述没有标记的车位发送至智能停车场的显示屏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停车场中不能快速获得空位位置,造成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方便快捷的找到停车空位位置,极大地缩短停车时间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停车场的空位查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使用数量的不断增长,停车场的资源也越来越紧张。现有的大部分停车场车辆停放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管理,有的停车场会在门口显示空位梳理,当人们开车进入停车场后,都需要自行寻找位置停车。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由于停车场中不能快速获得空位位置,造成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场的空位查询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停车场中不能快速获得空位位置,造成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方便快捷的找到停车空位位置,极大地缩短停车时间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智能停车场的空位查询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场的空位查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智能停车场的入口处通过摄像头获得车辆的车牌信息;当所述车辆进入车位时,获得所述车辆的所在的第一车位信息;将所述车位信息和车牌信息进行绑定;获得所述智能停车场的所有车位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车位信息予以标记为已停车;将所述没有标记的车位发送至智能停车场的显示屏上。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智能停车场的车位上设置有识别设备,所述识别设备识别每个车位上是否已停车,且,当车位上具有车辆时,识别所述车辆的车牌信息。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车位上的识别设备识别到所述车牌信息后,并将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车位上识别的车牌信息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车位上的识别设备识别到所述车牌信息后,记录所述第一时间,并将所述第一时间记为停车收费的开始时间。
优选的,在所述车位信息和车牌信息进行绑定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根据所述车牌信息获得所述车主的手机信息;并将所述车位信息发送至所述车主手机上。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车主的位置信息;获得所述智能停车场的地图信息;根据所述车主的位置信息、所述地图信息、所述第一车位信息获得所述车主到达所述第一车位信息的路径信息。
优选的,所述路径信息为走路的最近路径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场的空位查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在智能停车场的入口处通过摄像头获得车辆的车牌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当所述车辆进入车位时,获得所述车辆的所在的第一车位信息;
第一绑定单元,所述第一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车位信息和车牌信息进行绑定;
第一标记单元,所述第一标记单元用于获得所述智能停车场的所有车位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车位信息予以标记为已停车;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没有标记的车位发送至智能停车场的显示屏上。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