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离心机水下爆炸试验的耐深水压力爆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3155.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龙源;钟明寿;宋歌;陈祖煜;纪冲;谢兴博;梁向前;张雪东;程良玉;胡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爆索 雷管 起爆 连接件 尾端 离心机 爆炸试验 爆炸装置 雷管起爆 深水压力 中心通孔 电雷管 外螺纹 螺套 紧密贴合 配合联接 前端设置 水下爆破 中心设置 高静压 内螺纹 水隔离 穿接 固联 空腔 通孔 压贴 穿过 容纳 炸药 | ||
一种用于离心机水下爆炸试验的耐深水压力爆炸装置,包括电雷管、起爆连接件、导爆索和炸药,所述的电雷管和导爆索之间通过起爆连接件固联;起爆连接件包括导爆索接头、雷管套和螺套;导爆索接头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中心设置有通孔,导爆索设置在导爆索接头的中心通孔内;雷管套包括大直径的前端和小直径的尾端;雷管套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容纳雷管的空腔,雷管套的尾端设置有中心通孔,用于穿接雷管起爆线;螺套穿过雷管套的尾端,通过内螺纹和导爆索接头前端的外螺纹配合联接,将雷管压贴在导爆索的端面上。本发明使得雷管和导爆索与水隔离且紧密贴合,克服了拒爆问题,确保了高静压水下爆破雷管起爆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炸容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离心机水下爆炸试验的耐深水压力的爆炸装置。
背景技术
战时大型水坝一旦受到爆炸破坏,进而导致多个水利工程发生连溃,将造成巨大的人员损伤和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大坝工程的抗爆安全问题对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以及进行大坝安全性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经费和场地受限,难以通过原型爆炸试验研究得到爆炸荷载作用下大型坝体毁伤的机理;传统的结构模型试验也难以真实揭示爆炸原型的力学行为和破坏过程。土工离心机通过高速旋转增加模型重力,使模型介质体产生与原型相近的自重应力,模型的变形及破坏机制与原型相似,从而可模拟复杂的岩土工程及动力学问题,目前成为研究爆炸工程力学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其昂贵的成本和试验费用成为其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限制。
此外在进行离心模型水下爆炸试验中,爆炸装置处于水下超重的环境中,超重环境和高静水压力的外界条件,会影响雷管等爆炸装置的爆炸性能,甚至出现拒爆现象,急需要研制安全可靠、与离心机模型高度等效的爆炸装置,并研究设施工程的破坏机理,以替代离心机实现高静水压力环境下水下爆破的精确模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机水下爆炸试验的耐深水压力爆炸装置,克服了高静压水下雷管的拒爆问题,确保了高静压水下爆破试验中雷管起爆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离心机水下爆炸试验的耐深水压力爆炸装置,包括电雷管、起爆连接件、导爆索和炸药,所述的电雷管和导爆索之间通过起爆连接件固联;
所述的起爆连接件包括导爆索接头、雷管套和螺套;导爆索接头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中心设置有通孔,导爆索设置在导爆索接头的中心通孔内;雷管套包括大直径的前端和小直径的尾端;雷管套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容纳雷管的空腔,雷管套的尾端设置有中心通孔,用于穿接雷管起爆线;螺套穿过雷管套的尾端,通过内螺纹和导爆索接头前端的外螺纹配合联接,将雷管压贴在导爆索的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爆炸装置和传感器通过密封接头密封固联在容器的上盖板上;所述的容器下半部盛有水,上半部分充有高压气体;爆炸组件和传感器分别穿过上盖板上的中心通孔和传感器通孔后设置在容器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接头由压缩接头、密封件和密封底座组成;所述的压缩接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密封件采用可压缩的弹性材料制成;密封底座具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与压缩接头的外螺纹配合联接,外螺纹与压力罐上盖板联接;测试线或起爆线穿过压缩接头和密封件的中心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板外部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容器的底座设置有十字交叉加强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传感器与炸药布设在同一水平高度。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联聚能槽双聚能装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测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