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氧化反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73039.5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B01J19/00;C02F1/72;C02F11/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氧化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超临界氧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化工及环保行业,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液、有机污泥等危险废物的处理,因其对有机物降解效率高、处理出水效果好、排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二次污染少,应用前景较好。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核心为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氧化反应时间、高温腐蚀、盐堵塞和排渣等问题。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多种多样,有反应釜式反应器和管道式反应器。管道式反应器结构简单,造价低,但管道易被超临界状态下析出的盐堵塞,有机物降解不彻底,氧气利用不充分,运行成本高。反应釜式反应器有反应彻底、氧气利用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造价高和盐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氧化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盐析出后沉积造成堵塞反应器和排渣堵塞的技术问题,能够达到防止盐堵和排渣顺畅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临界氧化反应器,包括外筒体、顶部设有法兰盖的且呈直筒状的内筒体和位于外筒体内的隔板组件;
所述外筒体包括位于上部的呈直圆筒状的第一直筒段和位于下部的且呈直圆筒状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筒段直径的第二直筒段,所述第一直筒段和第二直筒段之间通过呈锥筒状的第一锥筒段连接,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底端连接有呈锥筒状且底部设有排渣口的第二锥筒段;
所述内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直筒段的内部,且所述内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锥筒段连接,所述法兰盖与所述第一直筒段的上开口外侧设有的法兰配合连接;
所述法兰盖上设有连通所述内筒体内部的进料口和连通所述内筒体外侧与所述第一直筒段内侧组成的夹层空间的软水入口;
所述第一锥筒段上设有急冷水入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内筒体下方且与所述内筒体同心的、形状呈下开口的圆锥形的反射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反射挡板下方的且形状呈下开口圆锥形的沉淀斜板。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挡板的圆锥角度为130°~170°,且底边直径为所述内筒体直径的1.1~1.5倍。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斜板的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且底边直径为所述反射挡板底边直径的1.8~1.1倍。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斜板设有一至五层,每层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口为圆形,直径≥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水入口的方向与所述内筒体的中心线方向成20°~70°夹角,所述急冷水入口的数量为3~8个,沿所述第一锥筒段的锥面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的方向与所述内筒体的中心线方向成30°~60°夹角,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1~4个,沿所述第一锥筒段的锥面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筒段的直径为所述第一直筒段直径的2~4倍,第一锥筒段与第二直筒段和第二锥筒段组成的整体的容积为所述第一直筒段容积的2~10倍。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为双通道喷嘴结构,位于所述法兰盖的中心位置,其中一个通道为混合浆料通道,另一个通道为氧气或空气通道。
本发明提供的超临界氧化反应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式反应器和管道式反应器的盐堵情况盐堵和排渣困难的情况相比,本发明采用呈直筒状的内筒体,由于内筒体为超临界水氧化完全反应段,采用直管段(直筒状)防止了盐析出后沉积在内筒体表面而堵塞反应器的现象,且外筒体的结构和形状设计能够使得外筒体下部的体积更大,为泥水分离提供更好的条件,且排渣口尺寸相对能够更大,有利于排渣,并设置隔板组件,泥沙分离效果更好。本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盐析出后沉积造成堵塞反应器和排渣堵塞的技术问题,能够达到防止盐堵和排渣顺畅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氧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辊研磨机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高效环保涂料研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