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2195.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郎鸣华;赵清新;刘成;王升;何定军;刘腾达;张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20 | 分类号: | B32B27/20;B32B27/12;B32B27/04;B32B9/00;B32B9/04;B32B33/00;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王桦 |
地址: | 215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具有 编织 纹理 可再塑型 碳纤维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包括碳纤维板主体,所述的碳纤维板主体包括多层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填充夹层,所述的填充夹层设置在多层所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的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板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碳纤维板主体最上层的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并且所述的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的边缘呈向所述的碳纤维板主体一侧弯曲的弧形,所述的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的边缘伸出所述的碳纤维板主体边缘一段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尼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之间、所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与所述的填充夹层之间设置有热固性碳纤维编织 布预浸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为热固性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层;所述的填充夹层为玻璃微珠填充夹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以及填充夹层层叠后热压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的层数为双数,且位于所述的填充夹层上下所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的层数相同。
7.一种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包括: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以及玻璃微珠填充夹层;
S2、对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以及玻璃微珠填充夹层进行叠层:以玻璃微珠填充夹层为中心层,其上下对称的堆叠相同层数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堆叠在最上层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上;
S3、对叠层好的板材进行热压,形成碳纤维板材;
S4、对碳纤维板材需要二次成型的碳纤维板主体的边缘进行切除,使碳纤维板主体的边缘短于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
S5、将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加热至软化点之 上,对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的边缘向碳纤维板主体一侧折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表面具有编织纹理的可再塑型碳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热塑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层边缘的直角处根据所需要达到的最终形状进行裁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21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和拉伸套管膜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不易燃烧的软包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