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调三焦香囊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2125.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刘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00;A61P1/02;A61P11/04;A61P1/00;A61P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囊 茯苓 化气行水 脘腹冷痛 乌梅 天花粉 制附子 山药 瞿麦 制作 阴凉 人体呼吸系统 膀胱气化 毒副作用 缓慢释放 小便不利 药物粉末 中药香囊 晾干 干燥处 小便利 治疗口 重量份 分装 封包 口干 洗净 咽干 药性 打磨 装入 备用 吸收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调三焦香囊及其制作方法,通调三焦香囊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瞿麦10‑15g、山药20‑30g、茯苓10‑15g、制附子10‑15g、天花粉10‑15g、乌梅15‑20g。制作方时,将瞿麦、山药、茯苓、制附子、天花粉、乌梅洗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80g每袋分装封包装入香囊,得通调三焦香囊,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本发明具有化气行水,通调三焦的功效,能够治疗口苦、口干、咽干、脘腹冷痛、小便不利,借中药香囊缓慢释放药性,经人体呼吸系统吸收,起到化气行水,通调三焦的作用;膀胱气化则小便利,肾水温则脾土暖,则脘腹冷痛能除,其操作方便、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更易于人们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调三焦香囊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增大,生活节凑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夜生活丰富化,饮食结构改变等,导致近年来出现口苦、口干、咽干、脘腹冷痛、小便不利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口干燥症患者约占10%,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5岁以上的老人中,口干燥症患者超过30%,特殊环境工作人员口干症状发生率为34.9%;有调查显示,我国14岁以上健康人群口苦症状总的发生率为43.92%;脘腹冷痛、小便不利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口苦、口干、咽干往往由多种因素引起,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因此其严重程度往往与原发病呈正相关。目前西医对口苦、口干、咽干的治疗主要为调节生活节律,优化饮食结构,改善睡眠和调畅情志为主,效果并不理想。西医对脘腹冷痛、小便不利的认识往往基于腹部X线、B超、结肠镜、大便常规等有关实验室检查与腹部相关脏腑以确定病情,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只能以缓解症状为主。
中医对以上疾病的认识则能提纲挈领,抓住主要矛盾,把握病机关键。《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说:“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指出了口渴、小便不利的基本病机为津亏火损,燥气聚上,寒气滞下。津亏火逆则口苦、口干、咽干;寒气滞下则脘腹冷痛,下焦气化无权则小便不利。基于中医对以上疾病独特的病机认识,从中医药中开发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药物非常迫切。
中药香囊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白天佩戴于身,闲时置于鼻前闻香,或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缓慢释放药性,经人体的呼吸系统吸收发挥药效,达到调节人体气机、恢复人体脏腑正常机能,从而改善人体的口苦、口干、咽干、脘腹冷痛、小便不利的症状。中药香囊疗法缓慢释放药性,毒副作用小,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易于人们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通调三焦香囊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调三焦香囊,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瞿麦10-15g、山药20-30g、茯苓10-15g、制附子10-15g、天花粉10-15g、乌梅15-20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通调三焦香囊,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瞿麦11-14g、山药22-28g、茯苓11-14g、制附子11-14g、天花粉11-14g、乌梅16-19g。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通调三焦香囊,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瞿麦12g、山药25g、茯苓12g、制附子12g、天花粉12g、乌梅18g。
所述通调三焦香囊的制作方法,将瞿麦、山药、茯苓、制附子、天花粉、乌梅洗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80g每袋分装封包装入香囊,得通调三焦香囊,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所述通调三焦香囊的使用方法,白天佩戴于身,闲时置于鼻前闻香,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香囊每半个月更换一次。
本发明中各中药原料的药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2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