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1682.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朋;梁甜甜;刘昶宏;孙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2 | 分类号: | G01N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界面 过渡 影响 程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检测方法,通过制作具有导电属性的再生骨料成品试块和亚克力骨料成品试块;并对两种试块进行交流阻抗谱测试得到电化学阻抗的复平面图,通过等效电路最小二乘拟合得到R1、R1*和R2、R2*;其中,R1和R2分别为典型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阻抗复平面图中实部的最小值和最大值,R1*和R2*分别为典型亚克力混凝土试块阻抗复平面图中实部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通过公式计算影响因子,当影响因子越大,则表明再生骨料对界面过渡区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小。通过上述测试可以得到相对有效的影响测试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性能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检测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影响程度的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如何有效处理和再次利用固体废弃物已是当务之急。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在建筑物的改建、扩建和旧建筑物拆除方面产生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将达到0.3-0.4亿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不断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再生骨料的大规模化生产将减少混凝土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所谓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如何,能否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得到广泛关注。
混凝土中,在集料颗粒周围有一薄区,该区被称为界面过渡区。这区域的密实性和强度都远低于硬化本体,是混凝土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该过渡区的结构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结构表现。
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而言,界面过渡区是混凝土中处于再生骨料和水泥砂浆之间的狭窄区域,其性能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再生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因此,研究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发展与改进是有必要的。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目前尚未见到简单实用的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的检测方法,在此背景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能科学有效的评价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填补目前尚无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的检测方法的空白,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广泛推广提供保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影响程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再生骨料块;
步骤二、对再生骨料块进行抽真空,并保持真空度吸入导电墨水;
步骤三、制作导电砂浆;
步骤四,将再生骨料块放入模具中心并固定,且保证骨料各边与模具平行;
步骤五,在模具和再生骨料块之间灌入导电砂浆,并振捣密实,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
步骤六,将成型的试块在温度70℃~90℃的环境下烤干;烘烤时间不小于24小时;
步骤七,将试块两对面涂覆导电硅脂,并放置电极板,电极板与阻抗分析仪连通进行交流阻抗谱测试;在交流阻抗谱测试中,使用范围不窄于1Hz~5MHz的频率进行扫频,在电压介于1mV~50mV范围内,测得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进而得到典型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阻抗复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6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