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两相高压釜水循环压力平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0453.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唐西虎;张磊;谭登科;石源;陈霞;韦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96 | 分类号: | F02K9/9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釜 电动循环泵 电磁阀 水循环 压力平衡系统 气体排放口 压力变送器 出水端 进水端 两相 相通 模拟试验过程 火箭发动机 气液两相 外界空气 压力平衡 液体管路 变送器 液体管 有压力 抽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高压釜水循环压力平衡系统,属于水循环压力平衡技术领域,包括:高压釜、电磁阀、PLC单元、压力变送器及电动循环泵;所述高压釜的内部充满水和空气;高压釜顶部设有气体排放口,所述气体排放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外界空气相通,在所述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电磁阀;高压釜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电磁阀分别与PLC单元连接;高压釜的进水端和出水端通过液体管路相通,所述液体管路上安装有电动循环泵;电动循环泵用于将高压釜内的水从出水端抽出后,再次由高压釜的进水端进入到其内部;本发明在进行水下火箭发动机模拟试验过程中,能够快速精确调节高压釜内的气液两相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循环压力平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两相高压釜水循环压力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深水火箭发动机技术的研究,由于外场试验技术难度较大,也会受到舰船、海况以及试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急需在陆上建设水下火箭发动机模拟试验系统。在现有的深水火箭发动机模拟试验过程中,火箭发动机排出的大量高温高压燃气将引起高压釜内气垫压强升高,从而导致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背压发生变化,不能真实的模拟火箭发动机在某一水深的工作情况,严重时试验系统发生破坏甚至发生爆炸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两相高压釜水循环压力平衡系统,在进行水下火箭发动机模拟试验过程中,能够快速精确调节高压釜内的气液两相的压力,保证水下的火箭发动机的环境背压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不变,高压釜内水流均匀平稳,使得试验测试数据的真实有效,也可以保证整个试验系统的安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液两相高压釜水循环压力平衡系统,包括:高压釜、电磁阀、PLC单元、压力变送器及电动循环泵;
所述高压釜的内部充满水和空气;高压釜顶部设有两个以上气体排放口,所述气体排放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外界空气相通,在所述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电磁阀,当电磁阀开启时,高压釜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管路排出;
高压釜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用于测量高压釜内部的压力;压力变送器和电磁阀分别与PLC单元连接,压力变送器将收集到的压力信号传输给PLC单元,PLC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对高压釜内压力平衡的控制;
高压釜的进水端和出水端通过液体管路相通,所述液体管路上安装有电动循环泵;电动循环泵用于将高压釜内的水从出水端抽出后,再次由高压釜的进水端进入到其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管路末端的消音器。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器为小孔形消声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流量计,流量计安装在高压釜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液体管路上,用于监测流经液体管路的水的流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整流装置,整流装置安装在高压釜进水端的液体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釜顶部设有爆破片,当高压釜内的压力超过设定的最大工作压力时,通过爆破片在所述高压釜上形成爆破口实现泄压。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釜内部的水的体积为高压釜容积的2/3,空气的体积为高压釜容积的1/3。
有益效果:(1)本发明在试验过程中,火箭发动机的尾喷燃气使得高压釜内压力高于设定压力后,PLC单元开启电磁阀,气体通过管路及消声器排出,以降低高压釜内压力,当高压釜内压力降低至设定压力时,PLC单元关闭电磁阀,如此循环使高压釜内压力稳定在设定范围内,实现对高压釜内压力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且高压釜内平衡压力控制精度达到0.01MPa,控制速率达到0.2MPa/s。
(2)本发明采用电动循环泵和整流装置,使得高压釜内形成稳定的水循环,从而更能接近实际的水下试验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0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