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套种花生高效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0205.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东;刘兆新;杨东清;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710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套种 花生 高效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麦套种花生高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总产居油料作物之首。在国家油脂安全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花生本身具有很强生物固氮能力,其固定的氮素,一方面满足自身需求,另一方面直接转移给与其邻近的禾本科作物,或通过其氮素节约效应,节约土壤氮素供给与其邻近的禾本科作物,从而为间套作提供了氮素营养保证,因此,花生适宜于多种作物多种方式的间套作。麦套花生具有延长花生的生长期、弥补热量资源的不足、促进荚果充分发育和改善籽仁品质等优点。
现有技术的麦套花生栽培方法通常集中于套种时期、密度和施肥等方面。但是,在同一种植密度和套种时期下,不同小麦种植行距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花生的产量及品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麦套种花生高效种植方法,提供小麦套种花生的最佳种植模式,以提高花生荚果及小麦籽粒的产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麦套种花生高效种植方法。本申请的小麦套种花生高效种植方法包括:
在种植土壤为砂壤土,速效磷含量29.06mg·kg-1,速效钾含量59.61mg·kg-1,碱解氮含量60.34mg·kg-1,有机质含量11.52g·kg-1的条件下;
小麦播种行距为固定行距;或者
小麦播种行距为大小行间隔播种;
所述小麦播种行距为固定行距,具体包括:
小麦播种行距为30cm,小麦播种量为90kg/公顷;
小麦行行套种花生,麦套花生穴播每穴两粒,穴距为22cm,种植密度为1.5×105穴/公顷:
所述小麦播种行距为大小行间隔播种,具体包括:
小麦播种大行行距为40cm,小行行距为20cm,小麦播种量为90kg/公顷;
小麦大行间套种2行花生,小行间不套种花生,麦套花生穴播每穴两粒,穴距为22cm,种植密度为1.5×105穴/公顷。
本发明提供的小麦套种花生高效种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提高花生单株结果数和花生荚果出仁率。
2、能够提高花生荚果产量和小麦籽粒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申请的小麦套种花生高效种植方法包括:在种植土壤为砂壤土,速效磷含量29.06mg·kg-1,速效钾含量59.61mg·kg-1,碱解氮含量60.34mg·kg-1,有机质含量11.52g·kg-1的条件下;小麦播种行距为固定行距:或者小麦播种行距为大小行间隔播种。
优选地,小麦播种行距为固定行距,具体为:
小麦播种行距为30cm,小麦播种量为90kg/公顷;
小麦行行套种花生,麦套花生穴播每穴两粒,穴距为22cm,种植密度为1.5×105穴/公顷。
小麦播种行距为大小行间隔播种,具体为:
小麦播种大行行距为40cm,小行行距为20cm,小麦播种量为90kg/公顷;
小麦大行间套种2行花生,小行间不套种花生,麦套花生穴播每穴两粒,穴距为22cm,种植密度为1.5×105穴/公顷。
下面将给出具体的实施例数据:
本试验于2015-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和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小麦以济麦22,花生以大花生品种山花108和780-15为试验材料,试验用地为壤土,土壤基础肥力见附表一。
附表一:供试土壤理化性状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0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温度多点检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热流传感器校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