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9982.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妙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妙青 |
主分类号: | B21D31/00 | 分类号: | B21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棒 吊环 上模板 模环 模具 葫芦 杠杆 调整平衡 工件放置 向下滑落 定位柱 人工的 上移动 下模板 动模 拉勾 套住 穿过 | ||
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由杆棒和吊环构成,其特征在于杆棒上装有吊环,杆棒的径向直径小于对碰模环的内径,作业时,将工件放置于下模板上方,然后合上上模板,将杆棒的前端穿过上模板对碰模环内径,葫芦的拉勾套住吊环,人工的手按住杆棒另一端作调整平衡,然后开启葫芦上升至所需高度后将杆棒作往上移动,上模板沿定位柱向下滑落产生对工件的撞击,实现定动模的对碰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
背景技术
模具对碰应用于凹凸面或者多边形面的定、动模的精密加工,通常在机械加工以后对分型面通过撞击后留下的痕迹进行磨削,这种对碰后的磨削工序,通常都是靠人工来完成,目前我国尚无发明更先进的技术来替代。
公知的人工模具对碰,技术人员先将定动模合拢,然后在模具上方放置垫块,进行人力使用圆钢在垫块上撞击,使所需要的分型面留下痕迹,然后进行磨削,这种对碰模式不但费力,而且在大型的模具制作中,凭人力使用圆钢撞击的力根本上不够满足实际所需的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杠杆原理的模具对碰的杠杆,在葫芦的作用下能够轻松的完成上下模对碰动作,具有撞击力大、痕迹明显,彻底解放人工劳力。
本发明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由杆棒和吊环构成,其特征在于杆棒上装有吊环,杆棒的径向直径小于对碰模环的内径,作业时,将工件放置于下模板上方,然后合上上模板,将杆棒的前端穿过上模板对碰模环内径,葫芦的拉勾套住吊环,人工的手按住杆棒另一端作调整平衡,然后开启葫芦上升至所需高度后将杆棒作往上移动,上模板沿定位柱向下滑落产生对工件的撞击,实现定动模的对碰工序。
本发明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通过对碰模利用杠杆原理的升降动作,进行对升降模的受力点转移至杠杆上,在上模板滑落对工件的撞击使工件获得平均受力,工件的撞击痕既明显又准确,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技术人员只要轻按杆棒的一端即能完成动作全过程,毫不费力,彻底解放人工劳力。
本发明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的杆棒杆棒的径向直径小于对碰模环的内径,杆棒上焊接吊环;杆棒作用于对碰模上模板的升降平衡调质。
所述的吊环,吊环与杆棒焊接固联,吊环内孔与葫芦拉勾配合。
所述的升降模,有上模板、下模板、定位柱组成。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示意图;
图2是对碰模示意图;
图3杠杆与对碰模的结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如图1、2、3所示,由杆棒1和吊环2构成,其特征在于杆棒1上装有吊环2,杆棒1的径向直径小于对碰模环7的内径,作业时,将工件10放置于下模板4上方,然后合上上模板5,将杆棒1的前端3穿过上模板5对碰模环7内径,葫芦8的拉勾套住吊环2,人工的手9按住杆棒1另一端作调整平衡,然后开启葫芦8上升至所需高度后将杆棒1作往上移动,上模板5沿定位柱6向下滑落产生对工件10的撞击,实现定动模的对碰工序。
本发明一种模具对碰的杠杆,通过对碰模利用杠杆原理的升降动作,进行对升降模的受力点转移至杠杆上,在上模板5滑落对工件10的撞击使工件10获得平均受力,工件10的撞击痕既明显又准确,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技术人员只要轻按杆棒1的一端即能完成动作全过程,毫不费力,彻底解放人工劳力。
所述的杆棒1杆棒1的径向直径小于对碰模环7的内径,杆棒1上焊接吊环2;杆棒1作用于对碰模上模板5的升降平衡调质。
所述的吊环2,吊环2与杆棒1焊接固联,吊环2内孔与葫芦8拉勾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妙青,未经陈妙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钣金冲孔跳料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模具对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