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加强振片结构及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9875.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0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时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12 | 分类号: | H04R7/12;H04R7/16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片 气体填充腔 连接环 中央腔体 环形腔 边缘密封连接 扬声器 预设形状 内表面 腔体式 透气孔 绷紧 分隔 连通 密封 填充 变形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加强振片结构,包括前振片、后振片及第一连接环;前振片和后振片的边缘密封连接,前振片和后振片之间形成有密封的气体填充腔,气体填充腔填充有气体,以使前振片和后振片保持预设形状;第一连接环设置在气体填充腔内,且同时与前振片和后振片的内表面保持连接,第一连接环将气体填充腔分隔成中央腔体和环形腔;第一连接环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以使中央腔体和环形腔连通。通过腔体式的结构,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使得前、后振片时刻保持绷紧,从而加强了振片强度,减少了振片在振动时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加强振片结构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喇叭单体中,为了提升音质,各种材质和形状的振片层出不穷,有锥盆式的,球凹面式的,也有接近平面形式的,材料方面有纸质的,塑料膜的,铝和钛等轻质金属的,芳纶和碳纤维等编制材料的,结构方面有单层的和复合多层的。所有的材料、形状和结构,都为追求在轻质的同时,能有最佳的强度,以保证在振片在受到音圈的力而振动时反应迅速而又不变形。振片的变形,尤其是在离音圈结合点较远处非常明显,导致失真。口径越大的喇叭,在高频率震动时,边缘的相应速度越难跟上,导致高频频响失真和量感不足。为了表现高频部分,高音单体都做得比较小,因而受到面积这振幅的限制,中低频远远不足。因此,为了提升喇叭单体的频响范围,降低失真,振片在轻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强度,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目前的材料学并没有非常大的突破,已有的优秀材质已经被很多高端音响设备选用,然而还是不能满足苛刻音乐爱好者的要求。加强振片强度,需要另辟蹊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加强振片结构及扬声器,以改善现有振片结构材质轻时易变形和易失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加强振片结构,包括前振片、后振片及第一连接环;
所述前振片和所述后振片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前振片和所述后振片之间形成有密封的气体填充腔;
所述第一连接环设置在所述气体填充腔内,且同时与所述前振片和所述后振片的内表面保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将所述气体填充腔分隔成中央腔体和环形腔;所述第一连接环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以使所述中央腔体和所述环形腔连通,所述中央腔体和所述环形腔填充有气体,以使所述前振片和所述后振片保持预设形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与音圈管连接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于所述后振片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前振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后振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连接于所述后振片的内表面,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同轴设置,所述定位环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内径,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粘接;优选地,所述定位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及所述后振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腔内设置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周向分布的多个连接片,每个所述连接片同时与所述前振片和所述后振片保持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片呈细长结构,每个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前振片与后振片的交汇处;每个连接片在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分别与前振片与后振片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前振片、所述后振片及所述第一连接环围成独立的子腔体,第一连接环对应每个子腔体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透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时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时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