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9832.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昱;申亨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位于第一像素区域和第二像素区域中的每一个中;第一TFT,其连接到第二选通线和第一数据线,并且被配置为将第一数据电压提供给第一像素区域中的第一电极;第二TFT,其连接到第二选通线和第二数据线,并且被配置为将具有与第一数据电压相反的电平的第二数据电压提供给第一像素区域中的第二电极;第三TFT,其连接到第四选通线和第一数据线,并且被配置为将第一数据电压提供给第二像素区域中的第二电极;以及第四TFT,其连接到第四选通线和第二数据线,并且被配置为将第二数据电压提供给第二像素区域中的第一电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效改善闪烁现象并且包括纳米囊(nanocapsule)液晶层的LCD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显示器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响应于此,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电致发光显示(ELD)装置、场致发光显示(FED)装置等已被引入,以作为具有薄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的优点的平板显示(FPD)装置,并且在迅速取代现有的阴极射线管(CRT)的同时已备受关注。
在这些装置中,由于优异的移动图像显示和高对比度,使得LCD装置正被最积极地用在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电视机等领域中。
图1是示意性例示常规LCD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常规LCD装置100包括彼此面对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以及形成在第一基板20与第二基板40之间的液晶层50。
具体地,栅极22形成在第一基板20的内表面上的每个像素区域P中,栅极绝缘层24形成在栅极22上方。
半导体层26与栅极22对应地形成在栅极绝缘层24上方,并且彼此间隔开的源极28和漏极30形成在半导体层26上方。
栅极22、半导体层26、源极28和漏极30构成薄膜晶体管(TFT)Tr。
保护层32形成在TFT Tr上方,并且与漏极30连接的像素电极34形成在保护层32上方。
第一偏振器36形成在第一基板20的外表面上。
黑底42在第二基板40的内表面上形成在像素区域P的边界处,滤色器层44在黑底42下方形成在像素区域P中,并且公共电极46形成在滤色器层44下方。
第二偏光片48形成在第二基板40的外表面上。
包括多个液晶分子52的液晶层50形成在第一基板20的像素电极34与第二基板40的公共电极46之间。
在LCD装置100中,当TFT Tr根据施加到栅极22的选通信号而导通时,数据信号通过TFT Tr而被施加到像素电极34,并且在像素电极34与公共电极46之间产生电场。
液晶层50的多个液晶分子52根据电场而重新排列,使得对应的像素区域P显示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灰度级。
发明内容
然而,常规LCD装置100的缺点在于:当两个基板20和40被单独制造并且然后彼此接合时,需要附加的对准工艺。
需要配向层印刷和摩擦工艺以用于使液晶对准,因此由于这种液晶配向工艺而导致产量下降。
在两个基板20和40彼此接合并且注入液晶之后,必须始终恒定地保持两个基板20和40之间的间隙。然而,当两个基板20和40之间的间隙由于外部压力或冲击而改变时,显示质量会降低。
此外,因为基于从公共线提供的恒定公共电压,数据电压的正极性(+)和负极性(-)从数据线被重复提供,使得仅数据电压的一半可被用作驱动电压,所以驱动电压很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图案化结构的显示电浆模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