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合金空冷器丝堵式管箱的埋弧焊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69131.4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林;张伟健;陈欢;沈波;翟向辉;王红娜;李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8 | 分类号: | B23K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空冷器丝堵式管箱 焊接 工艺 | ||
一种镍基合金空冷器丝堵式管箱的埋弧焊接工艺,管板与丝堵板相互平行,管板与丝堵板顶端之间安装顶板,管板与丝堵板的底端之间安装底板,顶板平行与底板,顶板、丝堵板、底板、管板围成长方体空腔,管板、丝堵板与顶板、底板的四角构成四个焊缝,所述管板、丝堵板与顶板、底板构成外角焊缝的坡口呈U形或倒U形,所述管板、丝堵板与顶板、底板构成内角焊缝的坡口呈倾斜的V形或倾斜的倒V形;焊接时,先焊内角坡口,后焊外角坡口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常规焊接工艺的不足,采用埋弧焊工艺对镍基合金管箱进行焊接,使用埋弧焊机,采用较小的线能量,达到提高焊缝质量降低裂纹倾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焊接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埋弧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镍基合金空冷器丝堵式管箱的埋弧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镍基合金空冷器丝堵式管箱以下称镍基合金管箱由于其结构原因,管箱纵缝为对接与角接相结合的复合型接头,加之镍基合金与普通碳钢、奥氏体不锈钢等材质相比,焊接裂纹倾向非常大,焊接难度较大。常规的的焊接工艺是:从管箱内侧进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然后从正面进行清根后,使用手工焊条电弧焊或手工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此种焊接方式有如下缺点:一、手工焊接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二、弧光辐射较强,工作环境恶劣;三、焊材熔敷率较低,焊材利用率低,焊接成本较高;四、焊缝成形较差,焊接质量不稳定。五、焊接过程中由于频繁起、灭弧造成的弧坑裂纹较多,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镍基合金空冷器丝堵式管箱的埋弧焊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镍基合金空冷器丝堵式管箱的埋弧焊接工艺,本发明采用细丝埋弧焊工艺对镍基合金管箱进行焊接,使用专用的细丝埋弧焊机,采用较小的线能量,达到提高焊缝质量降低裂纹倾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焊接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镍基合金空冷器丝堵式管箱的埋弧焊接工艺,管板与丝堵板相互平行,管板与丝堵板顶端之间安装顶板,管板与丝堵板的底端之间安装底板,顶板平行于底板,顶板、丝堵板、底板、管板围成长方体空腔,管板、丝堵板与顶板、底板的四角构成四个焊缝,所述管板、丝堵板与顶板、底板构成外角焊缝的坡口呈U形或倒U形,所述管板、丝堵板与顶板、底板构成内角焊缝的坡口呈倾斜的V形或倾斜的倒V形;
焊接时,先焊内角坡口,后焊外角坡口,所述内角坡口的一条斜边与竖直方向构成的夹角α为55~70°,所述外角U形坡口的单侧的斜边与竖直方向构成夹角β为10~15°,外角U形坡口底部的圆弧半径R为6~8mm;
焊接内角坡口时使用内角埋弧焊机,焊枪与顶板或底板的水平线之间的角度γ为30~45°之间,焊丝规格为φ1.6mm~2.5mm,焊接层间温度为≤60℃;焊接外角U形坡口时,首先从外侧对U形坡口进行清根处理,焊枪与顶板或底板垂直,焊丝规格为φ1.6mm~2.5mm,焊接层间温度为≤60℃,焊接过程中同样严格控制焊接参数及层间温度,并对每道焊缝进行外观检测,随时观察焊缝成形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有裂纹出现;
焊接内角单边坡口和外角U形坡口时,选用相应的层/道、焊接方法、焊丝/规格、焊剂、焊接电流、焊接电压、极性、焊接速度、线能量;
内角单边坡口第1-2层第一道:焊接方法采用SAW,焊丝/规格为ERNiCrMo-3/Φ2.4,焊剂为Incoflux 7,焊接电流240-280A,焊接电压为25-30V,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接速度为40-55cm/min,线能量为≤16KJ/cm;
外角U形坡口第1层第1道:焊接方法采用SAW,焊丝/规格为ERNiCrMo-3/Φ2.4,焊剂为Incoflux 7,焊接电流220-240A,焊接电压为25-30V,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接速度为35-45cm/min,线能量为≤16KJ/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多层多道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筒体焊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