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内轨枕及其应用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8690.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潘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3/12 | 分类号: | E01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块 轨枕 顶面标高 隧道 可拆卸连接 顶面 施工 应用 电瓶车轨道 盾构台车 施工成本 台车轨道 盾构机 平整度 铺设 行驶 轨道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内轨枕及其应用施工方法,该隧道内轨枕包括依次并排铺设的第一枕块、第二枕块和第三枕块,第二枕块一侧与第一枕块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枕块可拆卸连接,第一枕块的顶面标高与第三枕块的顶面标高相同,第二枕块的顶面标高小于第一枕块的顶面标高,第一枕块的顶面设有盾构机单轨,第二枕块的顶面设有电瓶车轨道,第三枕块的顶面设有后续台车轨道。上述隧道内轨枕的第一枕块、第三枕块与第二枕块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一枕块和第三枕块可以循环使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采用上述隧道内轨枕的应用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并且轨道平整度较高,便于材料的运输以及盾构台车的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隧道内轨枕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是一种专门用于隧道工程的大型高科技综合施工设备,它具有一个可以移动的钢结构外壳(盾壳),盾构内装有开挖、排土、拼装和推进等机械装置,进行土层开挖、渣土排运、衬砌拼装和盾构推进等系列操作,使隧道结构施工一次完成。采用盾构施工法的隧道一般采用电瓶车来回运输渣土、管片、浆液等一系列材料,因此在使用电瓶车运输时需要有牢固的轨枕和轨道作为基础,另外,盾构台车轨道也是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构件。
一般地,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将盾构台车轨枕和电瓶车轨枕设计成一个整体。然而,这种轨枕由于台车轨枕与电瓶车轨枕不可拆装会造成材料浪费,降低了轨枕的使用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轨枕不能拆卸且使用率低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拆卸而且能够循环使用的隧道内轨枕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一种隧道内轨枕,包括依次并排铺设的第一枕块、第二枕块和第三枕块,所述第二枕块一侧与所述第一枕块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枕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枕块的顶面标高与所述第三枕块的顶面标高相同,所述第二枕块的顶面标高小于所述第一枕块的顶面标高,所述第一枕块的顶面设有盾构机单轨,所述第二枕块的顶面设有电瓶车轨道,所述第三枕块的顶面设有后续台车轨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块包括靠近第一枕块的第一端以及靠近第三枕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枕块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侧面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端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枕块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面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端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呈楔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枕块的底面、所述第二枕块底面以及所述第三枕块的底面形成所述隧道内轨枕的底面,所述隧道内轨枕的底面形状与隧道底面的形状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块的形状为U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枕块的形状为梯形。
上述隧道内轨枕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枕块、所述第二枕块和所述第三枕块并排铺设于隧道中,所述第二枕块一侧与所述第一枕块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枕块连接;
在所述第一枕块的顶面设置盾构机单轨,在所述第二枕块的顶面设置电瓶车轨道,在所述第三枕块的顶面设置后续台车轨道,形成所述隧道内轨枕;
随着盾构的掘进,将盾构机驶过的第一枕块和第三枕块拆除并安装于所述盾构机的行驶路线上,循环使用所述第一枕块和所述第三枕块,直到完成所述隧道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8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减震垫
- 下一篇:一种水上漂浮轨道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