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8363.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群;陆世吉;黄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06 | 分类号: | A01N59/06;A01N43/653;A01N25/04;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刘旭章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小麦白粉病 制备 防治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防治小麦蚜虫 药效实验证明 白粉病 重量百分比 高效药物 石硫合剂 粉锈宁 黄原胶 杀菌剂 消泡剂 异丁醇 施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物,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粉锈宁 25‑50%、石硫合剂12%~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10%、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5%~15%、异丁醇6%~20%、黄原胶0%~10%、消泡剂1%~10%。本发明制备的药物,经药效实验证明,能够有效的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显著同时也有一定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与使用其他杀菌剂相比,本发明公开的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物,可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并且所使用的活性成分危害小,价格低廉,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具有很好的防治白粉病的效果,是一种适应性好、防治效果显著、成本低、无污染的高效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春季是小麦白粉病的易发期,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也危害茎和穗子。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白粉病会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在发生白粉病的同时,也容易发生蚜虫灾害,可造成小麦产量的重大损失。
防止白粉病,除选择抗病品种之外,假药严格控制病源,实行轮作等制度。单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行施药防治,做到防、治结合。
目前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白粉病,使用最多的是烯唑醇,对人畜低毒,对有益昆虫、环境安全,且杀菌谱广,防效显著,持效期长久。
但是烯唑醇的熔点较高,在水中易结晶析出,因此,如何配制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
另外,在防止白粉病的同时有效防治蚜虫等害虫,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物,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
粉锈宁 25-50%、
石硫合剂12%~4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10%、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5%~15%、
异丁醇6%~20%、
黄原胶0%~10%、
消泡剂1%~10%、
去离子水1%~10%。
优选地,所述粉锈宁与石硫合剂两者重量百分比之和的不小于60%。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GP型消泡剂。
优选地,该药物配制成水乳剂。
优选地,所述的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粉锈宁、石硫合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异丁醇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油相;
(2) 将黄原胶、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
(3)油相加入水相中充分混合,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剪切20-40min,经高剪切乳化后,得到水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8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