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牡丹籽皮蜡和牡丹花蜡护肤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8203.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5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洛阳红牡丹产业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0;A61Q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籽 牡丹花 护肤霜 制备 酶解技术 牡丹花瓣 牡丹种植 皮肤弹性 天然防御 防过敏 深加工 重金属 保湿 补水 无毒 牡丹 皮肤 人群 收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牡丹籽皮蜡和牡丹花蜡护肤霜的制备方法,利用牡丹籽皮和牡丹花瓣为主要原料,采取了机械提取工艺和酶解技术提取工艺相结合工艺,具有香味独特清新、无重金属、无害、无毒、防过敏、保湿补水,增强皮肤弹性,强化皮肤天然防御能力,并适合人群使用等优点的含牡丹籽皮蜡和牡丹花蜡的护肤霜及制备方法,并且给牡丹种植户将带来额外的收益,这将是牡丹深加工产业的新思路和新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霜,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氧化极强、抗辐射、保湿补水的含牡丹籽皮蜡和牡丹花蜡的护肤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护肤霜指用于面部或者身体的起到护肤作用的霜状化妆品,涂在面部的护肤霜会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防止皮肤水分流失。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皮肤会自行产生保护物质--天然保湿因子(NMF)。天然保湿因子产生于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含有透明质酸、氨基酸等成分,它们为皮肤保湿,维持肌肤弹性。高温、风、空调及其他环境因素会破坏天然保湿因子的产生,因此皮肤会变得缺水干燥,这时护肤霜就会起到功效,但其弊端就是会影响皮肤中天然保湿因子的自然产生。由于市面上护肤护肤霜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因此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天然原料制备的护肤霜。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和种植牡丹,包括丹凤牡丹品种,我国农业部计划力争2020年,牡丹的种植达到1千万亩,牡丹的种植地多为丘陵地区,然而,丘陵地区都为贫穷地区,中青年的劳动力大部分流动到发达地区,剩下的劳动力多为较弱劳动力,如要种植一般的农业植物,需要大量的劳力,但如果种植牡丹,一次种植,可得到30-40年的采收期,不仅省力,而且经济收益收获较大。那么,通常在种植牡丹时,牡丹籽可以做成油,牡丹的花、根、茎均可以入药,已经被人们充分利用进行深加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现在在牡丹籽榨取食用油时,常常要把牡丹籽包裹的黑皮去掉,来追求高品质的油料,从而产生了大量的黑皮,但对牡丹籽包裹的黑皮现在并没有利用起来,然而牡丹籽包裹的黑皮富含抗氧化、抗辐射的油脂一样的物质。
牡丹花不但香味怡人,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13种氨基酸,有8种为人体所需,且含量较多,对人体具有健康保健功能,安全、无毒副作用;而且牡丹花上均有一层薄薄的蜡脂,这层蜡脂具有天然的护肤作用。
因此,若能制造出以含牡丹籽皮蜡和牡丹花蜡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的护肤霜,将变废为宝,物尽所用,给种植户将带来额外的收益,这将是牡丹深加工产业的新思路和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牡丹籽皮和牡丹花瓣为主要原料,采取了机械提取工艺和酶解技术提取工艺相结合工艺,具有无重金属、无害、无毒、防过敏、保湿补水,增强皮肤弹性,强化皮肤天然防御能力,并适合人群使用等优点的含牡丹籽皮蜡和牡丹花蜡的护肤霜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牡丹籽皮蜡和牡丹花蜡护肤霜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把盛开的牡丹花瓣采摘下来,劈成长1-2厘米、宽3-5毫米的条状,用清水进行清洗,清洗后将花瓣放在网床上自然晾干;然后揉捻花瓣:将晾干后的花条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30-40分钟;在50-60°C下烘干;粉碎粒度为 60-180目,得到牡丹花瓣粉;
步骤二、把牡丹花瓣粉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底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小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波震动20-30分钟,水浴加热反复提取;提取完毕,将提取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牡丹花瓣蜡;
步骤三、收集牡丹籽皮,进行清洗,在网床上自然晾干,在50-60°C下烘干;研磨成粒度为 150-280目,得到牡丹籽皮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洛阳红牡丹产业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洛阳红牡丹产业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8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