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光眼内引流替代仿生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7643.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1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梁远波;乐融融;胡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左奔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光眼 引流 替代 仿生 支架 | ||
一种青光眼内引流替代仿生支架,通过在圆柱形的管体的侧壁上设有将房水引入支架管体内部的缺口,圆柱形的管体的两端还设有支撑部,所述的支撑部的直径大于管体的直径,所述的管体的两端的支撑部与Schlemm管的内壁过盈配合,植入时,在Schlemm管的切口处将圆柱形的管体塞入一侧的Schlemm管,再将位于Schlemm管一侧的仿生支架往另一侧移动,直至圆柱形的管体的侧壁上缺口与Schlemm管的外壁的切开的刀口相对应,即完成植入,只需一根仿生支架即可,撑起Schlemm管口,即可引流房水进入Schlemm管内,再汇入集合管最后流入血循环,有效降低眼内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光眼内引流替代仿生支架。
背景技术
当人们意识到青光眼是一类由于病理性高眼压导致的视神经损害性疾病以来,控制眼内压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尽管抗青光眼药物、激光技术为控制眼内压提供了技术和可能,但是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相当部分的青光眼患者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目前,青光眼的主流术式是小梁切除术,但是青光眼滤过手术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相对较高的并发症,如术后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以及手术失败、滤过泡瘢痕化等问题。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一直是眼科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青光眼手术的发展,从全层巩膜切除术到巩膜瓣保护下的小梁切除术是个飞跃,避免了一些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从传统小梁切除术到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包括抗代谢药物的应用及可调节缝线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远期疗效。但是小梁切除术仍然不能有效的控制防水引流量,所以还不算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又被重新提出。
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之后,国内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非穿透青光眼手术的技巧及术后处理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粘小管扩张成形术Canaloplasty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抗青光眼手术技术,是一种非滤过性手术,通过特殊的微导管将缝线植入Schlemm管,扩张Schlemm管及小梁网,重建房水自然流出通道,从而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非滤过泡依赖性手术由于没有结膜滤过泡形成,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眼表干涩不适、免疫结构改变、易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越来越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并且应用于临床,显示其具有良好、安全的降眼压作用。但是由于粘小管扩张成形术需要特殊设备及材料,费用昂贵,手术复杂,对手术医生要求高,并且目前的研究显示粘小管扩张成形术仅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由于房角处虹膜粘连堵塞,使其成为手术禁忌症而无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现有的青光眼内引流仿生支架在植入Schlemm 管时,需要在Schlemm管的外壁进行切割,形成切口,再将两段独立的内引流仿生支架分别放入切口内两侧的Schlemm 管内,但该种方式使植入的内引流仿生支架在Schlemm 管内时,切口两端的两段独立的内引流仿生支架容易滑移,使Schlemm 管得支撑结构不稳定,且两段独立的内引流仿生支架的方式,使切口处的Schlemm 管不能很好的支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光眼内引流替代仿生支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青光眼内引流替代仿生支架,包括圆柱形的管体,所述的管体中间为空心结构,所述的管体的侧壁上设有将房水引入支架管体内部的缺口,所述的管体的侧壁上的缺口与Schlemm管的外壁的切开的刀口相对应,所述的圆柱形的管体的两端还设有支撑部,所述的支撑部的直径大于管体的直径,所述的管体的两端的支撑部与Schlemm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所述的缺口为圆弧形缺口。
所述的管体的长度为12mm,所述的缺口的长度为4mm。
所述的支撑部为球形,所述的球形的支撑部的外径大于管体的直径。
所述的球形的支撑部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管体中间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7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