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传输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分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66325.9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51 | 分类号: | H04L12/751;H04L12/755;H04L12/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迪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传输 管理 方法 装置 网络 分路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传输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分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网络拓扑收敛时,分路网络系统中的任一网络分路设备根据用户指定规则集计算得到流量传输的目标路径。网络分路设备基于目标路径对用户指定规则集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分解规则。网络分路设备将分解规则同步到与分解规则对应的分路网络系统中的其它网络分路设备,以使其它网络分路设备根据分解规则完成流量传输的配置部署。由此,能够自动完成路径计算、配置及部署等操作,无需用户手动配置和指定流量路径,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量传输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分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用户对于网络可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审计、入侵检测、监控、数据分析等各种类型的服务逐步成熟。通常,业务网络中有很多的数据采集点,但服务器提供的端口数量有限,无法与数据采集点一一匹配。因此,需要一个分路网络,将数据采集点采集的数据汇总起来,并根据一定规则输送到对应的服务器上进行处理。多个网络分路设备(也称为TAP,网络分路器)可以组成分路网络,通常的业务流程是:对于用户业务网络的流量,用户通过镜像等手段,将流量复制一份到分路网络,分路网络根据需要,将流量发送到监控和审计等服务器。
由于分路网络的流量是从其它网络镜像而来,在分路网络中,无法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二三层查表转发技术进行流量转发,只能进行定向转发,即需要手动指定流量的转发路径,由此,需要用户处理的配置量非常庞大。并且,基于备份和带宽的考虑,网络要求网状连接,每两台设备之间还可能存在多条链路,整个网络错综复杂,手动配置和指定流量路径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供一种流量传输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分路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传输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网络拓扑收敛时,分路网络系统中的任一网络分路设备根据用户指定规则集计算得到流量传输的目标路径;
所述网络分路设备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对所述用户指定规则集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分解规则;
所述网络分路设备将所述分解规则同步到与所述分解规则对应的所述分路网络系统中的其它网络分路设备,以使所述其它网络分路设备根据所述分解规则完成流量传输的配置部署。
在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路网络系统采用去中心化思想设计网络结构,用户可登录分路网络系统中的任意一台网络分路设备配置用户指定规则集。在用户提供用户指定规则集之后,网络分路设备能够自动完成路径计算、配置及部署等操作,无需用户手动配置和指定流量路径,极大地减轻了用户的操作负担。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网络分路设备根据用户指定规则集计算得到流量传输的目标路径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分路设备将携带有自身信息的邻居发现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络分路设备的相邻网络分路设备,并从所述相邻网络分路设备回复的应答报文中获得所述相邻网络分路设备的邻居信息;
所述网络分路设备基于所述网络中每个网络分路设备的邻居信息,建立整个网络的拓扑数据,以实现网络拓扑收敛。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网络分路设备可将自身邻居信息对外进行通告,同时,各个网络分路设备可获取其他网络分路设备的邻居信息自行计算拓扑数据,以完成网络的拓扑收敛。每个网络分路设备可基于网络自动完成的拓扑部署,无需增加额外的管理组件,可有效控制成本投入,降低维护难度。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网络分路设备基于所述网络中每个网络分路设备的邻居信息,建立整个网络的拓扑数据,以实现网络拓扑收敛,包括:
所述网络分路设备获得所述网络中每个其它网络分路设备发送的拓扑通告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6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