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6151.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赵希娟;王炜;于钦萍;邓宽;王满凯;于大第;郑旗;张腾;陈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7/00 | 分类号: | C09D177/00;C09D175/04;C09D7/62;C09D7/65;E0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曹素云;李琳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防护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包括混凝土渗透型底漆和厚浆耐候面漆,其中,所述渗透型底漆包括A1组分和B1组分,A1组分和B1组分质量比为3:1~1:1;所述厚浆耐候面漆包括A2组分和B2组分,A2组分和B2组分质量比为1:3~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施工方法。本发明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中渗透型底漆能够提高基层强度,预防开裂,厚浆耐候面漆高固含低粘度,环保、固化快、周期短,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裂缝追随性优异,具有优异的耐碱性、耐老化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有利于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防腐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以限制环境侵蚀介质(氯化物、氧和水等)渗透混凝土,从而预防钢筋腐蚀。主要包括: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水泥用量、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开裂或严格控制裂缝的宽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内掺钢筋阻锈剂、外表涂层保护、涂(镀)层钢筋、阴极保护等。
混凝土表面涂装防护是混凝土防腐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护措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涂防护涂料,能够防止有害介质的渗入,保持混凝土的碱度,广泛应用于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护,一定条件下能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但对已经出现了微裂缝的混凝土构件作用效果不大,不能满足长期的耐久性要求,特别是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混凝土材料不可避免的,这是水泥基材料先天的缺陷。因此,混凝土表面涂装防护材料的抗裂性、裂缝追随性能成为检验混凝土涂装防护材料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通常用到的混凝土涂装防护材料有:环氧树脂涂料、氯化橡胶涂料、丙烯酸涂料、聚氨酯涂料、环氧煤沥青涂料、煤焦油沥青涂料等。这些材料普遍存在防护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环保性差等缺点。特别是当混凝土基层出现裂缝时,其表面的防护涂层会随之开裂,失去防护作用。
中国专利CN101456756A公开了“混凝土结构重防腐纳米复合涂层及防护方法”,该方法包括的纳米改性环氧封闭涂料、纳米改性环氧云铁中间漆、纳米改性含氟聚氨酯面漆或硅丙面漆或含氟聚硅氧烷面漆,提升了防护体系的附着力、防腐寿命,但是,关于柔韧性没有详细描述,防护体系对应的是传统防腐涂料的配套厚度和施工方法,且根据对各层涂料化学组成及其他性能的描述,可判断其柔韧性的提升很有限。
公开号为CN107337993A的中国申请,公开了“一种快速施工的高耐久性混凝土防护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护体系提升了施工效率、改善了环境适应性,但是,作为主要防护层的增强层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仍比较低,其拉伸强度4.2~4.6MPa,伸长率11~22%,面层的拉伸强度12.5~13.8MPa,伸长率98~110%,故一旦基层出现裂纹,防护涂层随基层一起开裂的风险仍比较高。
因此,对于混凝土建筑结构表面涂装防护时,需要一种具有优异的抗开裂性能、耐久性、抗氯离子渗透性,以及较高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该防护体系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渗透性底漆以及厚浆耐候面漆,渗透型底漆能够提高基层强度,预防开裂;厚浆耐候面漆高固含低粘度,环保、固化快、周期短,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裂缝追随性优异,具有优异的耐碱性、耐老化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有利于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进行施工。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涂装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渗透型底漆和厚浆耐候面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6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77-00 基于由在主链中形成羧酸酰胺键反应得到的聚酰胺的涂料组合物
C09D177-02 .由ω-氨基羧酸或其内酰胺衍生的聚酰胺
C09D177-04 .由α-氨基羧酸衍生的聚酰胺
C09D177-06 .由多元胺和多元羧酸衍生的聚酰胺
C09D177-10 .由氨基羧酸或多元胺和多元羧酸的与芳基连接的氨基和羧基衍生的聚酰胺
C09D177-12 .聚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