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65820.8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锐杰;范杭;梁伟棠;马鸿钦;陈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144 | 分类号: | H04N13/144;H04N13/359;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单元 播放 视区 背光 方法和装置 裸眼3D显示 显示模式 右眼图像 左眼图像 指向 右眼位置 左眼位置 检测 显示效果 自动切换 实时性 | ||
1.一种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播放内容模式检测步骤:检测当前的播放内容模式;
第一模式切换步骤:在检测到当前播放的内容为3D内容,并需要展现2D显示效果时,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开启所有的背光单元,播放右眼图像序列时关闭所有背光单元,或者,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关闭所有背光单元,播放右眼图像序列时开启所有背光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播放内容模式检测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二模式切换步骤:在检测到当前播放的内容为3D内容,并需要展现3D显示效果时,当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开启左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并且关闭右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当播放右眼图像序列的时候,开启右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并且关闭左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第二模式切换之前,还包括:
位置检测步骤:检测所述人眼所在的位置是否为预设的3D观看位置;
判断步骤:如果当前播放的内容为3D内容,并且所述人眼所在的位置不为预设的3D观看位置,则进入所述第一模式切换步骤;如果检测到当前播放的内容为3D内容,并且所述人眼所在的位置为预设的3D观看位置,则进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人眼所在的位置为预设的3D观看位置,则根据人眼所在的位置设定右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和左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步骤包括:
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按照分区域点亮的方式开启所有的背光单元,播放右眼图像序列时关闭所有背光单元,或者,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关闭所有背光单元,播放右眼图像序列时按照分区域点亮的方式开启所有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分区域点亮的方式包括:
所述背光单元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第一时刻点亮其中所述背光单元的预设数量的区域,在第二时刻点亮所述背光单元的与所述第一时刻相同数量的区域,并且熄灭所述第一时刻点亮的所述背光单元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步骤包括:
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按照分列点亮的方式开启所有的背光单元,播放右眼图像序列时关闭所有背光单元,或者,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关闭所有背光单元,播放右眼图像序列时按照分列点亮的方式开启所有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分列点亮的方式包括:
所述背光单元具有若干列光源,在第一时刻点亮所述背光单元中的预设数量列的光源,在第二时刻点亮所述背光单元的与所述第一时刻相同数量列的光源,并且熄灭所述第一时刻点亮的所述数量列的光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步骤包括:
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按照预设的方式控制左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和右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当播放右眼图像序列的时候,按照预设的方式控制右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和左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其中,预设的控制方式包括:
所述预设的方式为,当播放右眼图像序列的时候,人眼右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点亮,并且人眼左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熄灭;在播放左眼图像序列时,人眼右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熄灭,并且人眼左眼位置所在视区对应的背光单元点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58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