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薯花青素转运相关蛋白IbGSTF4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4538.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后猛;李强;张允刚;马代夫;李宗芸;刘亚菊;王欣;唐维;闫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花青素 转运 相关 蛋白 ibgstf4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花青素转运相关蛋白IbGSTF4及其编码基因与及在培育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所述的IbGSTF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IbGSTF4蛋白的编码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将含有IbGSTF4蛋白编码基因插入到pGWB12的两个attR位点之间得到pGWB12:IbGSTF4重组载体。本发明的IbGSTF4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重组载体可调控植物花青素运转过程,将编码IbGSTF4蛋白的DNA分子导入目的植物,能够得到花青素积累量增加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提供的IbGSTF4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花青素含量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花青素转运相关蛋白IbGSTF4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体内主要含有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生物碱类色素等3大类色素。花青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是一类水溶性色素,在细胞质中合成。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20余步化学反应,涉及约15个结构基因和3类转录因子,是目前研究较为清晰的代谢途径之一,但其后期阶段的转运过程仍不是很清楚。因此,了解植物花青素转运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而通过遗传改良的方法调控植物的花青素积累,已成为农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通过遗传转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植物花青素转运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工作,对培育优良品质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花青素转运相关蛋白IbGSTF4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的IbGSTF4蛋白,来源于甘薯(Ipomoea batatas),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本发明的IbGSTF4蛋白的编码基因,为编码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具体的,本发明的IbGSTF4蛋白的编码基因,可以是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IbGSTF4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工程菌、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病毒。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载体为将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插入到质粒pGWB12的两个attR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载体pGWB12:IbGSTF4。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IbGSTF4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含有所述IbGSTF4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工程菌、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病毒在培育花青素积累量增加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培育花青素积累量增加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具体方法为将所述IbGSTF4蛋白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获得转基因植物。
更具体的,所述的IbGSTF4蛋白编码基因通过含有所述IbGSTF4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工程菌、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病毒导入目的植物。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IbGSTF4蛋白的编码基因通过将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插入到质粒pGWB12的两个attR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载体pGWB12:IbGSTF4导入tt19-1突变体拟南芥中,获得tt19-1/IbGSTF4转基因拟南芥。
本发明的IbGSTF4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导入拟南芥tt19-1突变体中,得到了转IbGSTF4拟南芥植株,结果证明IbGSTF4能够恢复拟南芥tt19-1突变体表型,使其花青素积累量正常,说明IbGSTF4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植物花青素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IbGSTF4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花青素含量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转IbGSTF4拟南芥植株的PCR检测结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4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