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状蜡熔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3976.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状 蜡熔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融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块状蜡熔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熔化石蜡时通常是直接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由于石蜡的热传导能力差,一般耗能较大,加热时间长。
块状蜡要求熔蜡温度较高,大量生产过程中,加热效果不好,加热时间过长,块蜡受热不均匀。其中需要添加添加剂等,使其充分混合,需要不停搅拌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熔蜡若为立方体蜡槽结构,设备底部易沉淀,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块状蜡熔蜡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块状蜡熔蜡装置,化蜡釜、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
化蜡釜为中上部柱状腔,底部锥状腔的罐体;
其中,化蜡釜顶部设置有块状蜡投入口,化蜡釜底部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为出蜡口,另一个为备用出蜡口;
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轮;
搅拌电机固定于化蜡釜顶部,其输出轴与搅拌轴同步转动装配,搅拌轴伸入化蜡釜内部腔室,且搅拌轴的中心轴线与化蜡釜的中心轴线重合;
搅拌轮同步转动装配于搅拌轴上;
加热装置为盘管,其中盘管盘绕于整个化蜡釜外壁;
其中,盘管内部通入导热油。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外部包裹有一层保温层。
进一步的,搅拌轴为伸缩轴,且搅拌轮数量大于等于两个。
进一步的,搅拌电机为变频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化蜡釜为外部盘管伴热,其中盘管内为导热油,设备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轮组成),生产过程中需要向设备内添加添加剂等,进行块蜡脱色,所以增加机械搅拌,使物料混合均匀。机械搅拌需要配变频电机(搅拌电机),变频调节搅拌速度。当块蜡熔化到一定程度时,开启搅拌,变频调节适合的搅拌速度。设备底部为锥形结构,方便打液态蜡时,物料无残留,全部打出,设备有两个出口(出料口和备用出料口),可以两处出料,底部出料口处连接过滤器,一开一备用,防止有杂质进入打料泵内,经打料泵将液态蜡打入下一系统中。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2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化蜡流程示意图。
图中:1、化蜡釜,2、块状蜡投入口,3、出蜡口,4、备用出蜡口,5、搅拌轴,6、搅拌轮,7、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块状蜡熔蜡装置,化蜡釜1、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
化蜡釜1为中上部柱状腔,底部锥状腔的罐体;
其中,化蜡釜1顶部设置有块状蜡投入口2,化蜡釜1底部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为出蜡口3,另一个为备用出蜡口4;
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4、搅拌轴5和搅拌轮6;
搅拌电机4固定于化蜡釜1顶部,其输出轴与搅拌轴5同步转动装配,搅拌轴5伸入化蜡釜1内部腔室,且搅拌轴5的中心轴线与化蜡釜1的中心轴线重合;
搅拌轮6同步转动装配于搅拌轴5上;
加热装置为盘管7,其中盘管盘绕于整个化蜡釜1外壁;
其中,盘管7内部通入导热油。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外部包裹有一层保温层。
进一步的,搅拌轴5为伸缩轴,且搅拌轮6数量大于等于两个。
进一步的,搅拌电机4为变频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化蜡釜为外部盘管7伴热,其中盘管7内为导热油,设备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轮组成),生产过程中需要向设备内添加添加剂等,进行块蜡脱色,所以增加机械搅拌,使物料混合均匀。机械搅拌需要配变频电机(搅拌电机),变频调节搅拌速度。当块蜡熔化到一定程度时,开启搅拌,变频调节适合的搅拌速度。设备底部为锥形结构,方便打液态蜡时,物料无残留,全部打出,设备有两个出口(出料口和备用出料口),可以两处出料,底部出料口处连接过滤器,一开一备用,防止有杂质进入打料泵内,经打料泵将液态蜡打入下一系统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