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屏文字输入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63689.1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章汉枢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3/023;G06F3/0488;G06F3/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文字处理 终端设备 文字输入 响应事件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双面屏 全屏 手势 操作过程 分离处理 屏幕区域 锁屏处理 文字区域 翻转 人性化 误操作 监测 多面 感测 握持 指令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屏文字输入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屏的响应事件,并识别所述响应事件是否为全屏执行,然后,若所述响应事件是全屏执行,则监测所述第一屏内的文字处理需求,提取与所述文字处理需求关联的文字处理对象,并将其显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屏,最后,感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手势,若监测到翻转手势时,在所述第二屏接收文字处理指令,同时,对所述第一屏执行锁屏处理。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多面屏文字分离处理方案,实时本方案,避免了终端设备由于其屏幕区域较小,文字区域局促,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有较大几率会产生误操作的不便,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文字输入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屏文字输入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处理性能日益强大、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用户在终端设备上所能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丰富,以往只能在电脑端处理的事务,例如较为复杂的图文编辑、视频编辑、多人联网的游戏等等,也开始在智能终端设备上开始普及。
但是,由于上述事务在电脑端具有较大的显示屏幕和分离的文字输入设备,使得用户在处理文字需求时,可以比较清晰、高效地进行文字处理,而在可移动的智能终端设备上,例如智能手机等,由于其屏幕区域较小,同时显示待处理的对象以及待处理的文字区域,会显得很局促,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有较大几率会产生误操作,例如,在全面屏幕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若需要输入文字与游戏队友沟通,由于文字输入框很小,排列布局紧密,给用户带来的文字输入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由于其屏幕区域较小,同时显示待处理的对象以及待处理的文字区域,会显得很局促,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有较大几率会产生误操作,给用户带来的文字输入体验不佳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面屏文字输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屏的响应事件,并识别所述响应事件是否为全屏执行;
若所述响应事件是全屏执行,则监测所述第一屏内的文字处理需求,提取与所述文字处理需求关联的文字处理对象,并将其显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屏;
感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手势,若监测到翻转手势时,在所述第二屏接收文字处理指令,同时,对所述第一屏执行锁屏处理。
可选的,所述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屏的响应事件,识别所述响应事件是否为全屏执行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
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所述响应事件的响应屏幕;
将所述响应屏幕确定为所述第一屏,并在所述第一屏内识别所述响应事件是否为全屏执行。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响应事件是全屏执行,则监测所述第一屏内的文字处理需求,提取与所述文字处理需求关联的文字处理对象,并将其显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屏包括:
若所述响应事件为全屏范围内运行,则监测所述响应事件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响应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播放事件、游戏运行事件以及音乐播放事件;
在所述运行状态下,监测所述第一屏内的文字处理需求,其中,所述文字处理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输入需求以及文字编辑需求。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响应事件是全屏执行,则监测所述第一屏内的文字处理需求,提取与所述文字处理需求关联的文字处理对象,并将其显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屏还包括:
提取于所述文字处理需求相关联的文字处理对象,其中,所述文字处理对象包括文字处理对话框以及所述文字处理对话框的属性信息;
按所述属性信息去除所述第一屏内的所述文字处理对话框;
在所述第二屏内,按所述属性信息重新整理并显示所述文字处理对话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