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心血管OCT的支架对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3498.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3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锐;曹一挥;薛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微光医疗研究中心(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38 | 分类号: | G06T7/38;G06T7/70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心血管 oct 支架 对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心血管OCT的支架对齐方法,包括:载入相同血管段处采集的多张即刻OCT图像和多张随访OCT图像;分别基于所述即刻OCT图像和所述随访OCT图像检测血管中支架的位置;对基于所述即刻OCT图像得到的支架与基于所述随访OCT图像得到的支架进行支架对齐;输出两个支架的对齐图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心血管OCT图像的支架对齐装置,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及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处理指令。本发明的支架对齐方法和装置利用SVD算法进行自动支架对齐,不需要迭代,缩短了支架对齐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心血管OCT的支架对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是利用光来窥视冠状动脉壁并生成图像的一种基于导管的成像模式。利用相干光、干涉光和微光学,OCT可以提供患病心血管具有微米级分辨率的断层扫描图像,特别有利于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微创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即采用支架重构血管。支架植入后进行随访是医生评估冠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反应的重要途径。现有临床试验通过支架植入后不同时间的心血管OCT来对比植入支架的变化,从而判断各种血管反应,例如,支架覆盖不良、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小梁隆起以及愈合延迟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特定血管区域不同时间获取的心血管OCT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层面的配准,实现不同时间相同支架的对齐,以便于对比支架的变化。
考虑到OCT技术及其产生的每个数据集的复杂度,实施不同时间OCT图像的配准是耗时的,并且一些配准技术严重依赖用户的交互,配准期间明显的用户交互使得操作复杂,例如需要手动匹配图像中的对应点,使得现有的基于心血管OCT影像的支架对齐方法在许多临床情境中并不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不同时间获取的心血管O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以实现不同时间相同支架的自动对齐,以此使用户可以直接比对刚完成支架植入时的数据(以下称为即刻数据)与随访时的数据(以下称为随访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心血管OCT影像的支架对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心血管OCT图像的支架对齐方法,包括:
S1:载入相同血管段处采集的多张即刻OCT图像和多张随访OCT图像;
S2:分别基于所述即刻OCT图像和所述随访OCT图像检测血管中支架的位置;
S3:对基于所述即刻OCT图像得到的支架与基于所述随访OCT图像得到的支架进行对齐;
S4:输出两个支架的对齐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包括:
S21:分别将所述即刻OCT图像和所述随访OCT图像进行极坐标变换以分别得到极坐标即刻OCT图像和极坐标随访OCT图像;
S22:利用贝叶斯网络分别检测所述极坐标即刻OCT图像和所述极坐标随访OCT图像中所有A线上的点含有支架的概率值;
S23:提取概率值大于0.5的点,利用最小生成树将所述概率值大于0.5的点根据权重相连,形成连接路径;
S24:根据所述连接路径得到最终含支架的A线数据;
S25:通过三维图形搜索算法分别确定所述极坐标即刻OCT图像和所述极坐标随访OCT图像上前景与后景的阈值,分别得到所述极坐标即刻OCT图像和所述极坐标随访OCT图像中的支架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微光医疗研究中心(西安)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微光医疗研究中心(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