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式兜梁集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3127.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汤超;胡莲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G21/055;B62D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式兜梁 集成 | ||
一种非对称式兜梁集成,包括转向机总成、稳定杆总成与后支架总成,所述后支架总成包括后左支架、后中支架与后右支架,后左支架、后右支架的顶端均与车架相连接,后左支架的底端经后中支架与后右支架相连接,后中支架上同时连接有转向机总成与稳定杆总成,且转向机总成位于稳定杆总成的正上方。本设计不仅功能性较强、占用空间较小,利于装配,而且利于拼焊与连接,制造成本较低,利于实现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总成,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式兜梁集成,具体适用于增强功能性。
背景技术
现有中重型商用车采用的是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与之匹配的是整体桥,进而导致悬架总成重量重、簧下质量大、刚度大、舒适性差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06394154A,公开日为2017年2月15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独立悬架的商用车单前桥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独立悬架和右独立悬架,所述左独立悬架通过车架与右独立悬架相连接;所述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分别通过前兜梁和后兜梁与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独立悬架通过连接支架和四片板簧分别与前兜梁和后兜梁连接,连接支架的底部通过减震器与纵梁相连接;齿轮齿条转向系统与转向节相连接。虽然该设计在一定长度上提高了承载特性,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的兜梁支架只能安装齿轮齿条转向系统一个外来的附属设施,而不能安装其余的附属设施,如稳定杆等,功能性较弱。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功能性较强的非对称式兜梁集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非对称式兜梁集成,包括转向机总成、稳定杆总成与后支架总成,所述后支架总成为U型结构,后支架总成的两端与车架相连接,车架上连接有转向机总成、稳定杆总成;
所述后支架总成包括后左支架、后中支架与后右支架,后左支架、后右支架的顶端均与车架相连接,后左支架的底端经后中支架与后右支架相连接,后中支架上同时连接有转向机总成、稳定杆总成,且转向机总成位于稳定杆总成的正上方。
所述后中支架包括后中底板、后中斜板、左底凸块与右底凸块,所述后中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上延伸的前折弯翻边、后折弯翻边相连接,前折弯翻边的中部与嵌入其内部的后中斜板的底部相连接,后中斜板的背面经后楔板与后中底板的顶面垂直连接,后中底板的底面上位于左、右两端的部位分别与左底凸块、右底凸块相连接,左底凸块、右底凸块上开设有与稳定杆总成相连接的稳定杆安装孔,后中斜板与后中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后中斜板上开设有与转向机总成相连接的转向机安装孔。
所述左底凸块与左竖块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左竖块的顶面与后中底板的顶面相平齐,所述右底凸块与右竖块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右竖块的顶面与后中底板的顶面相平齐,且左竖块、右竖块均位于后中底板的外部。
所述转向机安装孔包括上机孔与下机孔,后中斜板上位于上机孔、下机孔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有贯通的斜板窗口。
所述斜板窗口包括左斜板窗口、右斜板窗口,后中斜板的背面上与后楔板相交接的部位位于左斜板窗口、右斜板窗口之间。
所述后左支架、后右支架均为槽梁结构,均包括后侧底板及与其前后两侧相连接的后前侧板、后后侧板,所述后前侧板、后后侧板之间设置有后加强梁,所述后左支架、后右支架的底部各经一个内延水平部与后中支架相连接,内延水平部包括内延底板及与其前后两侧相连接的内延前侧板、内延后侧板,内延底板的底面与后中底板的顶面相连接,内延前侧板的外侧面与前折弯翻边的内侧面相连接,内延后侧板的外侧面与后折弯翻边的内侧面相连接。
所述后侧底板与内延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辅助泊车系统
- 下一篇:电动汽车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