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逆流萃取塔的液-液界面控制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2523.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杜泽学;王新龙;汤文红;刘易;陈康庄;金欣;陈艳凤;王皓;范瑛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07D301/32;C07D3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逆流 萃取 界面 控制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连续逆流萃取塔的液-液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1)包括下端视镜(11)和微差压变送器(12);该方法包括:
(1)将萃取剂和待萃取液在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中连续逆流萃取分离,形成重相和轻相的液-液界面,并使得所述液-液界面显示在所述下端视镜(11)的某特定位置;其中,所述下端视镜(11)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重相中,上端设置在所述轻相中,所述微差压变送器(12)分别连接在所述下端视镜(11)的上下两端;
(2)调校所述微差压变送器(12)的零点使得微差压变送器(12)的某特定输出信号与显示在所述特定位置的液-液界面相对应,同时将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的塔底出料流量设置为采用所述微差压变送器(12)的信号自动控制,使得所述液-液界面稳定在所述特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液-液界面显示在所述下端视镜(11)的某特定位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2)进行监控,该方法包括:
(1)将萃取剂和待萃取液在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中连续逆流萃取分离,形成重相和轻相的液-液界面,并使得所述液-液界面显示在所述下端视镜(11)的某特定位置;其中,所述微差压变送器(1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重相和轻相中;
(2)调校所述微差压变送器(12)的零点使得微差压变送器(12)的某特定输出信号与显示在所述特定位置的液-液界面相对应,同时将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的塔底出料流量设置为采用所述微差压变送器(12)的信号自动控制;
(3)利用视频监控系统(2)监控液-液界面显示在所述下端视镜(11)中的位置,并根据监控到的位置调整所述微差压变送器(12)的零点使得与微差压变送器(12)的所述特定输出信号对应的液-液界面精确稳定在下端视镜(11)的所述特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某特定位置为下端视镜(11)可视范围内的某特定位置,所述某特定输出信号为微差压变送器(12)量程范围内的某特定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具有设置在塔顶的轻相出料口(131)的塔顶段(13)、萃取剂进料口(14)及萃取剂分布器(15)、上端视镜(16)、萃取段(17)、待萃取液进料口(18)、下端视镜(11)及分别连接下端视镜(11)上下两端的远传微差压变送器(12)、以及具有设置在塔底的重相出料口(191)的塔底段(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具有设置在塔顶的轻相出料口(131)的塔顶段(13)、萃取剂进料口(14)及萃取剂分布器(15)、上端视镜(16)、萃取段(17)、待萃取液进料口(18)、下端视镜(11)及分别连接下端视镜(11)上下两端的远传微差压变送器(12)、以及具有设置在塔底的重相出料口(191)的塔底段(19)。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采用DCS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萃取剂和待萃取液的进料流量,通过远传微差压变送器(12)的信号自动控制塔底出料泵的出料流量,通过自动溢流控制塔顶出料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采用DCS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萃取剂和待萃取液的进料流量,通过远传微差压变送器(12)的信号自动控制塔底出料泵的出料流量,通过自动溢流控制塔顶出料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采用DCS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萃取剂和待萃取液的进料流量,通过远传微差压变送器(12)的信号自动控制塔底出料泵的出料流量,通过自动溢流控制塔顶出料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5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检验萃取器
- 下一篇:核酸萃取方法及其萃取卡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