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屏终端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62382.X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叶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3/0484;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屏 终端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交互指令 弯折方式 终端控制 交互方式 弯折 单手操作 用户操作 用户交互 用户体验 预先存储 指令映射 关系表 可弯折 弯折的 提示 瓶颈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屏终端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针对用户交互体验陷入瓶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屏终端控制方法,充分利用了柔性屏终端可弯折的特点,预先存储用于表征各弯折方式与交互指令对应关系的弯折‑指令映射关系表,在确定用户当前单手持握柔性屏终端时,通过检测柔性屏终端的弯折方式,确定该弯折方式对应交互指令,让用户可以通过弯折终端实现交互指令的下发。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趣味性强,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交互兴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用户单手持握该柔性屏终端时,弯折的交互方式更便于用户操作,避免了现有交互方案不利于用户单手操作的问题,提示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柔性屏终端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终端的身影已经逐渐渗透了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与终端进行交互,控制终端实现自己期望的功能,进而向自己提供对应的服务。例如,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玩游戏、阅读电子书、浏览网页、与朋友进行即时通信等。
目前终端主要提供这样两种类型的交互方式:一种是基于实体按钮的交互,不过实体按键对终端空间占用较多,阻碍了终端的便携化发展,因此,现在终端上实体按键已经一再被缩减,目前较为常见的实体按键只剩“Home”键、音量调节键、电源键。另一种是通过触摸屏实现的交互,触摸屏的出现,特别是电容式触摸屏的普及,不仅让触摸屏逐步替代了实体按键,也给用户提供了更多样、更具趣味性的交互方式。不过,随着终端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用户对终端的交互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所以,如果终端提供的交互方案不发生改变,则用户的交互体验将陷入瓶颈,不能很好地适应用户的交互要求。故,现在亟需提供一种新的终端交互控制方案,以满足用户对终端的交互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交互方案不能满足用户交互要求、不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交互体验的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屏终端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屏终端控制方法,所述柔性屏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传感器检测柔性屏终端当前所处的持握模式;
在确定所述柔性屏终端处于单手持握模式时,检测所述柔性屏终端当前的弯折方式;
查询预先存储的弯折-指令映射关系表确定所述弯折方式对应的交互指令;
控制所述柔性屏终端实现所述交互指令对应的交互功能。
可选的,所述通过传感器检测柔性屏终端当前所处的持握模式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柔性屏终端背面和/或侧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部与所述柔性屏终端的贴合区域;
根据所述贴合区域的形状确定所述柔性屏终端当前所处的持握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柔性屏终端实现所述交互指令对应的交互功能包括:
判断所述交互指令是否是调节性交互指令,所述调节性交互指令为对可调节参数的值进行正/负调节的指令;
若是,则在此后预设调节时长内周期性获取所述柔性屏终端的弯折角度;
根据周期性获取到的所述弯折角度对当前待调节的可调节参数的值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查询预先存储的弯折-指令映射关系表确定所述弯折方式对应的交互指令包括:
确定所述柔性屏终端当前显示的交互界面;
从预先存储的所述弯折-指令映射关系表中提取所述交互界面对应的目标映射表;
在所述目标映射表中查询所述弯折方式对应的交互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