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cRNA及其反式调控基因WNT11的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1872.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苗向阳;黄万龙;李嫒;解领丽;张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G01N33/68;C12N15/11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crna 及其 反式 调控 基因 wnt11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lncRNA及其反式调控基因WNT11的新用途。发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大白猪和莱芜猪肌内脂肪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出与成脂分化及脂代谢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lncRNA,进一步分析显示该lncRNA调控基因Wnt信号通路家族成员WNT11的表达。本发明对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的mRNA和lncRNA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培育高肉品质猪品种及预防和治疗脂代谢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表达下调的lncRNA及其反式调控基因WNT11的新用途,更具体地涉及lncRNA及其反式调控基因WNT11在选育高品质家畜中应用。
背景技术
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nt的RNA,它们并不编码蛋白,而是以RNA的形式在多种层面上(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参与蛋白编码基因调控,包括细胞增殖分化、个体发育、信号转导、干细胞维持、代谢等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与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参与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沉默以及染色质修饰、核内运输、转录干扰、转录激活。lncRNA对靶基因的调控主要包括对临近自身蛋白编码基因的顺式作用调控(cis-regulation)和对距离较远蛋白编码基因的反式作用调控(trans-regulation)。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保守的信号途径,在控制胚胎发育,调节细胞生长、迁移、分化,调控正常组织重建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异常活化与众多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WNT家族成员包括WNT1、WNT2、WNT2B、WNT3、WNT3A、WNT4、WNT5A、WNT5B、WNT6、WNT7A、WNT7B、WNT8A、WNT8B、WNT9A、WNT9B、WNT10A、WNT10B、WNT11、WNT16共19位成员,其中对WNT11已有研究表现其与肺癌、食管癌、黑色素瘤、宫颈鳞癌相关,但是其与猪肌内脂肪的关系未见报道。
本研究选取莱芜猪和大白猪为实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大白猪和莱芜猪肌内脂肪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出与成脂分化及脂代谢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lncRNA,进一步分析显示该lncRNA调控基因Wnt信号通路家族成员WNT11的表达。本发明对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的mRNA和lncRNA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培育高肉品质猪品种及预防和治疗脂代谢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XLOC_064336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预测或辅助预测家畜肌肉品质中的应用,所述XLOC_064336靶基因为WNT家族基因。
WNT家族基因成员包括WNT1、WNT2、WNT2B、WNT3、WNT3A、WNT4、WNT5A、WNT5B、WNT6、WNT7A、WNT7B、WNT8A、WNT8B、WNT9A、WNT9B、WNT10A、WNT10B、WNT11、WNT16。
优选的,WNT家族基因为WNT11基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到候选基因XLOC_064336,进一步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方法验证了XLOC_064336及其靶基因WNT11与猪肌内脂肪密切关系,可用于预测或辅助预测猪肉品质,在畜牧业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XLOC_064336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选育具有不同家畜肌肉品质种猪中的应用,所述XLOC_064336靶基因为WNT家族基因。
优选的,WNT家族基因为WNT11基因。
进一步,通过测序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或核酸扩增技术检测WNT11基因的表达水平。
优选的,核酸扩增技术采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WNT11基因;核酸杂交包括与WNT11基因的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
进一步,通过免疫方法检测WNT11基因表达产物的表达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