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内壁除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1160.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43 | 分类号: | B08B9/043;B08B9/04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内壁除蜡装置,包括:直切刃、斜切刃,横杆,伸缩柄和把手;伸缩柄为带锁紧旋钮的伸缩杆结构;伸缩柄顶端固定有把手,底端垂直固定有横杆;横杆为双头伸缩杆;横杆的两个伸缩端端部均铰接一个斜切刃;横杆的两个伸缩端下端面均垂直固定有一个直切刃;直切刃与斜切刃之间设置有柱状弹簧,本发明当用于直径固定的直或者直管内壁时,可拆除斜切刃以及柱状弹簧,只利用直切刃调整好横杆两端的伸缩长度,使直切刃直接切于桶体或者管口内臂蜡膜外沿,然后使用者可通过直接下压的方式或者旋转下压的方式逐步切削掉桶体或者管内壁的蜡膜;当处理变径或者弯曲的管或桶体时,此时斜切刃装配,以斜切刃作为主要切削忍来切削蜡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垢装置,别涉及一种应用在输送蜡的管或者盛装蜡的桶内壁除蜡的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蜡的输送管使用后内壁均会有蜡残留形成内壁一层蜡膜,盛装蜡制品的桶体内壁也会形成一层蜡膜,现在这种蜡膜不出现影响使用的情况是不处理的,出现影响使用的情况一般采用加热溶蜡的方式去除,这种方式非常浪费能源和时间,而且回收的蜡品质融合杂质过多会导致无法再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在输送蜡的管或者盛装蜡的桶内壁除蜡的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管内壁除蜡装置,包括:
直切刃、斜切刃,横杆,伸缩柄和把手;
伸缩柄为带锁紧旋钮的伸缩杆结构;
伸缩柄顶端固定有把手,底端垂直固定有横杆;
横杆为双头伸缩杆;
其中,横杆的两个伸缩端端部均铰接一个斜切刃;横杆的两个伸缩端下端面均垂直固定有一个直切刃;
直切刃与斜切刃之间设置有柱状弹簧,且柱状弹簧通过螺栓倾斜装配于直切刃与斜切刃之间。
横杆与伸缩柄设置有加强筋。
把手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当用于直径固定的直或者直管内壁时,可拆除斜切刃以及柱状弹簧,只利用直切刃调整好横杆两端的伸缩长度,使直切刃直接切于桶体或者管口内臂蜡膜外沿,然后使用者可通过直接下压的方式或者旋转下压的方式逐步切削掉桶体或者管内壁的蜡膜;
当处理变径或者弯曲的管或桶体时,此时斜切刃装配,以斜切刃作为主要切削忍来切削蜡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1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直切刃,2、斜切刃,3、横杆,4、伸缩柄,5、把手,6、锁紧旋钮,7、柱状弹簧,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内壁除蜡装置,包括:
直切刃1、斜切刃2,横杆3,伸缩柄4和把手5;
伸缩柄4为带锁紧旋钮6的伸缩杆结构;
伸缩柄4顶端固定有把手5,底端垂直固定有横杆3;
横杆3为双头伸缩杆;
其中,横杆3的两个伸缩端端部均铰接一个斜切刃2;横杆3的两个伸缩端下端面均垂直固定有一个直切刃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隆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脉冲清洗工艺
- 下一篇:管路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