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剥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1135.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黎华玲;秦坤;陈永珍;宋文吉;冯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压组件 剥离装置 传送机构 极片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正极片 剥离工序 操作平台 电池放电 电极粉料 减速电机 装置结构 储存箱 导流板 上齿轮 下齿轮 粘结剂 电芯 割开 支架 剥落 加热 去除 切割 平整 取出 电池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剥离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辊压组件,设置于辊压组件一侧的极片放置操作平台,设置于辊压组件下方的传送机构,辊压组件与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导流板,传送机构下方设置有储存箱,辊压组件由减速电机带动。电池放电后,采用切割方法将电池割开,取出电芯,拣选出正极片,正极片加热以去除粘结剂后,极片平整进入极片剥离装置平台,通过辊压组件的上齿轮、下齿轮的作用将电极粉料剥落。装置结构简单,剥离工序少,回收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锂离子电池电极剥离电极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量将相应的快速增加,随着电池使用寿命结束,预计不久的将来,废旧的锂离子电池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废旧的电池直接废弃,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因此,对废旧电池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回收利用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难题。其中,电极材料的自动化直接收集与现有湿法回收技术相比,不需要酸碱等溶剂,可以大大降低酸碱废液的处理量以及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价值。特别对于采用高温直接法回收再利用的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电极材料的直接收集,是后续回收利用的必要前提。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剥离装置及方法,装置结构简单,工艺简单环保,回收效率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剥离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辊压组件,设置于辊压组件一侧的极片放置操作平台,设置于辊压组件下方的传送机构,所述辊压组件与所述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传送机构下方设置有储存箱,所述辊压组件由减速电机带动。
所述辊压组件包括上齿轮与下齿轮,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之间的咬合间距为0.02-1.00mm。
所述上齿轮与下齿轮同为直齿轮或螺旋型齿轮。
所述导流板为半圆弧形,设置于所述下齿轮的正后侧。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传输带滚轴,与由所述传输带滚轴带动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网格孔。
所述储存箱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同时,提供一种对应的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剥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极片前处理:取出电芯,拣出正极片,去除正极片上的粘接剂;
2)启动电机,将去除了粘接剂的正极片放置于所述极片放置操作平台;
3)正极片经过辊压组件辊压后,电极材料脱落,通过传输带上的网格孔进入储存箱,剩余的铝箔通过导流板进入传输带上,由传输带带出。
步骤1)中的正极片粘接剂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正极片置于氩气、氮气、氧气或空气气氛下;
(Ⅱ)加热至70℃-90℃,保温0h-2h后,温度升到350℃-500℃下,保温1h-3h,以去除正极片上的粘结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装置通过设置辊压组件,将正极片的电极材料压碎,电极材料从传输带的网格孔中落入储存箱中,而剥离电极材料后的铝箔,通过导流板进入传输带,带出装置,实现了电极材料与铝箔的回收,该装置结构简单,对应的电极材料剥离方法也简单环保,回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齿轮型的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剥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螺旋齿轮型的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剥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