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0427.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龙军;张勇;刘锋;范春密;陈雄;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警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2;C09K17/08;C09K103/00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敏;谢绪宁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层 混凝土路面 橡胶沥青层 施工工艺 洒布 压实 环氧树脂 乳化沥青层 土壤固化剂 道路路面 固定粘接 混合物料 橡胶沥青 影响道路 渗水性 碎石层 填土层 凹陷 预埋 碎石 积水 钢筋 铺设 桥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填土层的表面均匀洒布橡胶沥青和土壤固化剂,形成一层橡胶沥青层;步骤S2,在所述橡胶沥青层上铺设碎石和环氧树脂的混合物料,形成渗水层,并将渗水层压实;步骤S3,在压实后的碎石层上洒布一层用于将所述渗水层固定粘接的乳化沥青层,本发明首先采用预埋的钢筋提高了桥梁的抗压强度,避免道路出现凹陷、下部开裂的现象;除此之外,道路的渗水性好,避免了道路路面的积水的状况发生,进而达到不影响道路通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顺序安排:临时便道→清表清淤→路基土石方填筑→排水施工→支排水管施工→管线施工→基层→路面。对于多数低等级道路表面,可以将传统上封层材料(表面树脂、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等)通过洒布、压实、整平之后通车。
以上是属于普通道路施工过程采用方法,普通道路施工是指地下具有坚固地基的地区,对于原是沼泽地区,即使在道路施工前进行填泥填渣处理,但是长时间该地区仍旧会出现地基下沉的现象。这主要也是从目前道路的状况体现,即相对而言,在沼泽地区上浇筑的道路产生裂缝较普通道路上产生裂缝的时间短。
此外,由于受到传统上封层材料性能所限(主要是其粘黏性、防水性以及耐磨性差),常常在施工完成并通车后,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因为渗水性低而造成道路路面积水的状况发生,最终影响道路通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首先采用预埋的钢筋提高了桥梁的抗压强度,避免道路出现凹陷、下部开裂的现象;除此之外,道路的渗水性好,避免了道路路面的积水的状况发生,进而达到不影响道路通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填土层的表面均匀洒布橡胶沥青和土壤固化剂,形成一层橡胶沥青层;步骤S2,在橡胶沥青层上浇筑第一混凝土层,接着在第一混凝土层上绑扎钢筋网基础层,并且水平铺设第一钢筋束层,第一钢筋束一端采用固定座固定,另一端采用拉力机拉伸,然后在钢筋网基础层上浇筑第二混凝土层,最后对第一钢筋束位于拉力机的一端进行裁剪,完工后形成抗压力层;步骤S3,在所述抗压力层上铺设碎石和环氧树脂的混合物料,形成渗水层,并将渗水层压实;步骤S4,在渗水层上洒布一层用于将所述渗水层固定粘接的乳化沥青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原位沼泽地区的地基出现下沉、局部沉陷、边坡坍塌等问题,首先采用土壤固化剂对其进行固化,加强了地基的结构强度;此外,主要为采用拉伸后第一钢筋束与第一混凝土层一同浇筑,待凝固后,第一钢筋束与第一混凝土层固定,第一钢筋束对第一混凝土层具有束紧力,即向上的作用力,当路面上方车辆重量过大时,对道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较大,道路的底部不容易发生下弯形变,进而也就不容易开裂;不但如此,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渗水效果,因此先将其与碎石混合然后在铺设在橡胶沥青层上,继而能够提高道路的渗水性,避免了道路路面的积水的状况发生,进而达到不影响道路通车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如下步骤:于所述步骤S1前对填土层进行预处理:在土壤的上方铺设一层钢筋网架层,并浇筑混凝土,其与橡胶沥青层形成加固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土壤的上方钢筋网架层,一方面主要是为了能够加固土壤结构,达到一定的保土效果;另一方面,主要是在能够提供一个结实的地基,保证道路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过程中,在所述钢筋网架层内预埋有波纹管道,并且于步骤S2前,向波纹管道内填入第二钢筋束,并且第二钢筋束的两端通过锚固紧固在加固层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警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警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资源再生利用全透式沥青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爬坡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