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0405.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5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现旻;尹赫敏;尹住杓;郑钟镐;边正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进世美肯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G03F7/075;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宋海花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灵敏度、平坦化、分辨率、残膜率等特性优秀,尤其在RGBW结构中同时进行白色子像素及层间绝缘膜形成工序,从而不仅可简化图案形成方法,而且有效地使用于高亮度及耗电量低的显示器。上述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系共聚物;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自由基光引发剂;以及溶剂。在下述化学式1中,D为碳原子数1至20的烃基,n及m各自独立地为0至2的整数。化学式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灵敏度、平坦化、分辨率、残膜率等特性优秀,尤其在RGBW结构中同时进行白色子像素及层间绝缘膜形成工序来代替填充柱状隔垫物的以往的工序,从而不仅可简化图案形成方法,而且有效地使用于高亮度及耗电量低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随着现代社会变成信息社会化,信息显示装置之一的液晶显示装置组件的重要性逐渐增加。通常使用的液晶装置虽然具有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低电量等优点,但存在价格方面上昂贵的缺点。
并且,最近显示器领域的大趋势是实现大型化且具有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以往使用的显示器成为将排列有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和形成有红色、绿色、蓝色滤光层的彩色滤光片基板,隔着液晶相互贴合而成的结构,这种情况下,由于由红色、绿色、蓝色滤光层构成的3个子像素具有一个单位像素结构,因此存在每单位像素的透光率低,亮度低的缺点,对于高分辨率模式时,各个子像素的大小会变小,这种情况下,存在因亮度低而无法实现高分辨率的缺点。尤其是,通过RGBW结构的开发,目前处于对于43英寸至65英寸的超高清(UHD,ultra-HD)面板的市场需要持续增加的趋势,这种RGBW结构的面板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低耗电量,并且在成本竞争力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为此,需要一种无需柱状隔垫物(column spacer,CS)工序,通过层间绝缘膜工序,可有效填充白色(White)子像素的空间的平坦化特性。
这种情况下,需要在组合物内增加多官能丙烯酸低聚物及乙烯性不饱和多官能单体的含量,若增加上述低聚物及单体的含量,则存在因半调(Half Tone)区域的高光固化度而可能引起孔边距(hole margin)减少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具有高平坦化特性,又具有高分辨率的优秀的孔边距特性的层间绝缘膜。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通过包含特定结构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酯,从而显著提高灵敏度、平坦化、分辨率、残膜率等特性,并且通过导入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从而诱导组合物内的单体的立体位阻(Sterichindrance),调节基于光的初期反应(交联度),控制半调(Half Tone)区域的光固化度,孔边距优秀。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丙烯酸系共聚物;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自由基光引发剂;以及溶剂。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D为碳原子数1至20的烃基,n及m各自独立地为0至2的整数。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灵敏度、平坦化、分辨率、残膜率等特性优秀,尤其是无需柱状隔垫物(CS)工序,通过层间绝缘膜工序,可一次性填满RGBW结构的白色(White)子像素的空闲空间,适合使用于对高亮度、低耗电量有利的RGBW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更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a)丙烯酸系共聚物;(b)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自由基光引发剂;以及(d)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进世美肯,未经株式会社东进世美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