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边坡开挖岩体卸荷松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0301.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劼;蒋林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边坡 控制边 失稳 卸荷 压重 岩体 松弛 安全稳定性 安全稳定 变形能力 二次开挖 工程施工 锚固岩体 砂浆锚杆 应力调整 影响工期 有效保障 有效控制 土木 锚固 坡脚 预留 水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边坡开挖岩体卸荷松弛的方法,属于土木、水电等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能有效控制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失稳问题。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通过预留压重层对开挖后进行一次稳定,再通过砂浆锚杆锚固岩体进行二次稳定,最后二次开挖,并在坡脚留存部分锚固压重层。本发明能有效保障边坡安全稳定,增强其变形能力,充分进行应力调整,降低边坡失稳机率,达到提高安全稳定性、经济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边坡开挖岩体卸荷松弛的方法,属于土木、水电等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土木、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往往需在复杂地质及高地应力条件下进行岩石高边坡的高强度开挖。改变原始岩体形体,引起岩体边界条件及荷载的变化,使开挖面上的岩体应力全部或者部分卸除,造成应力的二次调整,形成大规模卸荷体。从而出现边坡失稳、土体变形问题。边坡开挖完成后,变形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开挖后卸载引起,另一部分是周围土体应力调整引起。边坡失稳带来的各种后果不仅影响工期,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先预留压重层进行压重、之后锚固进行稳定、最后再分步二次开挖的基本思想,拟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有效控制边坡开挖过程中岩体卸荷松弛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边坡开挖岩体卸荷松弛的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边坡一次开挖:在进行设计开挖坡面开挖时,在设计开挖坡面表面预留厚度为2m~4m的压重层;
步骤二、通过砂浆锚杆锚固岩体:在进行压重层预留后,将锚杆穿过压重层,并伸入设计开挖坡面以下的岩体内进行锚固;
步骤三、留存稳定期进行自身稳固;
步骤四、二次开挖压重层:经过稳定期后,开挖压重层,直至完成设计开挖坡面开挖;开挖顺序为从上向下,在每个坡脚部位均预留锚杆锚固压重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有利边坡安全稳定,防范失稳破坏。边坡开挖后,应力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使坡体发生岩体卸荷,坡体内部应力应变场重新调整,边坡失稳容易发生。本方法能有效保障边坡安全稳定,增强其变形能力,充分进行应力调整,防范出现失稳破坏。
(2)控制土体变形,保证工期进度。一次开挖后,存在土体变形问题,进行处理将影响整体工程。本方法能合理控制土体变形,留存部分可变形土体,保证开挖的有效性,保障工程进度安排。
(3)科学施工,降低风险,整体经济。本方法科学文明施工,能有效控制岩体开挖卸荷松弛,减少后处理工作量,降低工程失稳风险及其处理难度,整体安全并具有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设计开挖坡面示意图。
图2为预留压重层开挖示意图。
图3为压重层锚固示意图。
图4为二次开挖示意图。
图中标记:1-设计开挖坡面、2-压重层、3-锚杆、4-原地面线、5-一次开挖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边坡一次开挖:在进行设计开挖坡面1开挖时,在设计开挖坡面1表面预留厚度为2m~4m的压重层2;利用其自重进行压重。压重层2厚度根据边坡规模、地质条件进行综合选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渣土边坡中锚孔与排水孔两用孔的成孔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