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9963.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闫淑芳;冯树香;黄印冉;董谦;刘易超;刑智远;于殿成;黄晓旭;陆学海;王慧芝;霍对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红巴伦 海棠 自然 成形 方法 | ||
1.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中华金叶榆:将一年生灌丛中华金叶榆进行种植,得到中华金叶榆幼苗;
2)种植海棠砧木:每隔三行中华金叶榆幼苗种植一行海棠砧木,得到海棠砧木苗;
3)平茬:对步骤1)和步骤2)中的中华金叶榆幼苗和海棠砧木苗进行浇水,然后对中华金叶榆幼苗平茬处理,得到平茬中华金叶榆幼苗;
4)嫁接:待步骤3)中的平茬金叶榆幼苗生长一个月后,将红巴伦海棠植株嫁接在步骤3)中的海棠砧木上,得到红巴伦海棠幼苗;
5)管理:待步骤4)中的红巴伦海棠幼苗生长2-3个月后,按照造型坯苗的目的对步骤3)中的平茬金叶榆幼苗进行管理,翌年,得到成形的红巴伦海棠;
6)移栽:对步骤5)中成形的红巴伦海棠进行移栽定植管理;
于每年的3月份,种植所述步骤1)中的中华金叶榆,行距80-100cm,株距40-60cm;所述步骤2)中的海棠砧木与所述步骤1)中的中华金叶榆幼苗之间的行距为1-1.2m;且所述海棠砧木株距为1-1.2m,地径为2-4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海棠幼苗的嫁接具体过程为:于每年的四月初,嫁接红巴伦海棠植株,每株所述步骤2)中的海棠砧木嫁接2-3根红巴伦海棠植株接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插皮枝接的方式对红巴伦海棠植株进行嫁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红巴伦海棠嫁接点在所述海棠砧木0.7-0.9m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管理过程为:进入6月份后,待步骤3)中的平茬中华金叶榆幼苗长至70-80cm时,按照造型坯苗的目的对其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7)修整施肥:待步骤3)中的平茬中华金叶榆幼苗萌芽后,每株幼苗选择保留健壮枝条5根,并去除多余枝条,并对修整后幼苗进行施肥管理;
8)待步骤4)中的红巴伦海棠幼苗萌芽后,待其新枝长至25-35cm时,每株红巴伦海棠幼苗选择保留3-5根健壮枝条,并去除其它多余枝条。
7.根据任一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对步骤5)中成形的红巴伦海棠进行人工修剪,去除过于开张的枝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9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