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片(材料厚度大于2.0毫米)塑料挤出吸塑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8574.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4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政;何先春;潘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良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7/00;B29C51/42;B29C51/26;B29L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陈文爽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片 材料 厚度 大于 2.0 毫米 塑料 挤出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片(材料厚度大于2.0毫米)塑料挤出吸塑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薄片的吸塑虽然已可挤、吸塑成型一体,但塑料厚片(厚度大于2毫米)吸塑仍然无法达到此功能。现有的塑料厚片的挤、吸塑成型系统生产工艺为:将塑胶材料通过高温加热塑化挤出、冷却成各种规格的片材,再次经过高温预热,然后再进入吸塑机,完成真空吸塑成型。但是这种方法,生产工艺程序多,必须挤塑出成片材,片材再需经过二次加热吸塑成型,既浪费能源又浪费时间,效率低下;通过挤塑出来的片材,需要占用较大的生产空间与仓储空间,易受二次污染,不利于现场管理和增加了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厚片(材料厚度大于2.0毫米)塑料挤出吸塑一体机,达到边挤出片材边吸塑的功能,确保挤出、吸塑一次完成,并能够连续生产,并且在不吸塑时也可生产塑料厚片,达到一机两用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厚片(材料厚度大于2.0毫米)塑料挤出吸塑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搅拌机,烘干机,挤出机,吸塑机,牵引机和剪板机,所述挤出机包括进料斗,所述搅拌机、所述烘干机和所述进料斗之间通过物料管道连接;所述吸塑机、所述牵引机和所述剪板机之间通过冷却导轮连接;所述吸塑机的上方设有用于传送塑料厚片的带齿链条牵引装置,所述吸塑机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带齿链条牵引装置相平行的齿条,所述齿条带动所述吸塑机作相对所述带齿链条牵引装置的水平往复移动;其中,塑料厚片的厚度大于2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吸塑机上设有用于冷却塑料厚片的冷却导辊,吸塑机可以不工作,通过冷却导辊对挤出机生产出的塑料厚片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吸塑机通过变频器或直流马达控制器调速。
进一步的,所述带齿链条牵引装置由两条间距可调的带齿链条构成,以满足不同吸塑模具对片材的宽度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机和所述吸塑机之间设有压光机。
进一步的,所述吸塑机的入料端还设有辅助加热器。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厚片(材料厚度大于2.0毫米)塑料挤出吸塑一体机,能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片材二次加热的问题,该挤出吸塑一体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将塑料材料加热挤出与吸塑成型设置为一体式,将吸塑机置于挤出塑料厚片生产线上,达到边挤出片材边吸塑的功能,确保挤出、吸塑一次完成,并能够连续生产,也可以仅启用生产塑料厚片的功能,在不吸塑时也可生产塑料厚片,达到一机两用的功能,简化了程序,节约能源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省操作人员,节约开支,减少中间环节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厚片(材料厚度大于2.0毫米)塑料挤出吸塑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搅拌机1,烘干机2,挤出机3,吸塑机4,牵引机5和剪板机6,挤出机3包括进料斗31,搅拌机1、烘干机2和进料斗31之间通过物料管道7连接;吸塑机4、牵引机5和剪板机6之间通过冷却导轮8连接;吸塑机4的上方设有用于传送塑料厚片的带齿链条牵引装置9,吸塑机4的下方设有与带齿链条牵引装置9相平行的齿条13,齿条13带动吸塑机4作相对带齿链条牵引装置9的水平往复移动。
其中,吸塑机4上设有用于冷却塑料厚片的冷却导辊10,吸塑机4可以不工作,通过冷却导辊10对挤出机3生产出的塑料厚片进行冷却。
吸塑机4通过变频器或直流马达控制器调速。
带齿链条牵引装置9由两条间距可调的带齿链条构成,以满足不同吸塑模具对片材的宽度要求。
挤出机3和吸塑机4之间设有压光机11。
吸塑机4的入料端还设有辅助加热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良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良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8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调节流量大小的油管内防喷工具
- 下一篇:一种可捞式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