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回传链路、应用于单向广播网的密钥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7861.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苏宏;陈周国;郭宇斌;孙恩博;丁建伟;刘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8;H04L9/32;H04W12/043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詹永斌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回传链路 应用于 单向 广播网 密钥 更新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回传链路的密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接收端之前的解密设备和接收端进行第一次加密封装数据的第一次解密,然后所述解密设备与接收端根据解密后的数据进行第一次验签通过,得到更新验签公钥;则接收端存储更新验签公钥,解密设备回发更新验签公钥;所述第一次加密封装数据是设置在发送端之后的加密设备进行加密封装的,该加密设备在收到密钥管理中心的密钥更新信令及更新密钥对后,将更新密钥对进行一次加密封装并输出;更新密钥对指的是更新签名私钥PK2及更新验签公钥dk2;
密钥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更新验签公钥确认更新成功后,发送更新密钥使能信令;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加密设备发送的第二次加密封装数据进行第二次解密,然后接收端第二次验签成功后,接收端启用更新验签公钥;
加密设备与密钥管理中心建立双向认证及密钥协商;解密设备与密钥管理中心建立安全通道进行数据传递;
其中,所述第一次加密封装数据形成过程是:通过所述密钥管理中心下发的更新签名私钥PK2对更新验签公钥dk2进行签名得到签名信息SIG{dk2}PK2,并将更新验签公钥dk2以及签名信息SIG{dk2}PK2采用密码算法进行加密;
所述第二次加密封装数据形成过程是:加密设备用更新签名私钥进行签名SIG{更新密钥使能}PK2,并将更新密钥使能、SIG{更新密钥使能}PK2进行加密;
所述密钥管理中心确认更新成功具体过程是:密钥管理中心接收到解密设备发送的更新验签公钥dk2与密钥管理中心存储的验签公钥dk2’进行比较,若一致,则密钥管理中心确认更新成功;其中密钥管理中心存储的验签公钥dk2’是管理密钥中心需要进行验签公钥更新时,加密设备收到的密钥管理中心下发的验签公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设备与接收端根据更新验签公钥与旧验签公钥进行第一次验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第二次验签具体过程是:接收端二次解密后,获取更新密钥使能信息;然后通过接收端本地存储的更新签名公钥对签名信息SIG{更新密钥使能}PK2进行验签,验签通过后,接收端启用更新验签公钥。
4.基于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密钥更新方法的应用于单向广播网的密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发送端之后的加密设备在收到密钥管理中心的密钥更新信令及更新密钥对后,将更新密钥对以及单向广播网数据信息进行一次加密封装并复用到单向广播网的节目流中;更新密钥对指的是更新签名私钥PK2及更新验签公钥dk2;
设置在接收端之前的解密设备和接收端对更新密钥对以及单向广播网数据信息的一次加密封装数据进行解密;然后所述解密设备与接收端进行第一次验签,验签通过后得到更新验签公钥;然后接收端存储更新验签公钥,解密设备回发更新验签公钥;
密钥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更新验签公钥确认更新成功后,发送更新密钥使能信令;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加密设备更新密钥对的二次加密封装数据进行二次解密,接收端第二次验签成功后,接收端启用更新验签公钥。
5.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密封装数据形成过程是:通过所述密钥管理中心下发的更新签名私钥PK2对更新验签公钥dk2进行签名得到签名信息SIG{dk2}PK2,并将更新的签名公钥dk2、更新的签名公钥的签名信息SIG{dk2}PK2和采用旧的签名私钥签名的需要保护的数据信息SIG{数据信息}PK1采用密码算法进行加密;所述第二次加密封装数据形成过程是:加密设备用更新的签名私钥进行签名SIG{更新密钥使能,数据信息}PK2,并将更新密钥使能、数据信息与签名信息加密后复用到单向广播网的节目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8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