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通道地下硐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073.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山;厉建华;吴立根;赵艳军;王金军;郭红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3/02 | 分类号: | E21D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硐室 开挖 拱部 天井 地下硐室 切割槽 双通道 掘进 溜井 施工 进出口通道 底板 工程施工 光面爆破 开挖断面 施工工期 施工准备 中轴线 导孔 放样 平巷 起拱 钻进 成型 连通 破碎 测量 贯通 进出口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公开了双通道地下硐室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施工准备;(2)测量放样;(3)硐室下导硐开挖:从硐室进出口平巷通道沿硐室中轴线开挖与溜井贯通的下导硐,导硐开挖断面与硐室进出口通道断面大小相同;(4)溜井导孔钻进;(5)导井反向扩挖;(6)硐室盲天井开挖;(7)硐室上导硐开挖:以硐室起拱线为底板,沿破碎硐室轴线掘进连通三个盲天井的上导硐;(8)硐室拱部开挖:利用上导硐,在硐室中间的盲天井上方开挖拱部切割槽,然后利用施工好的拱部切割槽,从中间分别向硐室两端掘进,光面爆破成型拱部。本发明具有降低硐室总体的开挖成本、节约施工工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了双通道地下硐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硐室是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硐室工程不但在传统的矿山、国防、水电、长大高速公(铁)路等野外工程邻域向更深、更大、更复杂方向进一步发展,同时在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地下人防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型地下硐室工程具有空间结构大、交岔口多、围岩应力情况复杂、工程服务年限长、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是地下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地下硐室的施工是一个难点。并且,地下硐室的施工成本较高、存在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地下硐室施工存在成本较高、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的缺点,提供了双通道地下硐室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双通道地下硐室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施工准备;
(2)测量放样;
(3)硐室下导硐开挖:从硐室进出口平巷通道沿硐室中轴线开挖与溜井贯通的下导硐,下导硐开挖断面与硐室进出口通道断面大小相同;
(4)溜井导孔钻进;
(5)导井反向扩挖;
(6)硐室盲天井开挖:在下导硐内按靠近硐室两端及中部布置三个盲天井;
(7)硐室上导硐开挖:以硐室起拱线为底板,沿破碎硐室轴线掘进连通三个盲天井的上导硐;
(8)硐室拱部开挖:利用上导硐,在硐室中间的盲天井上方开挖拱部切割槽,然后利用施工好的拱部切割槽,从中间分别向硐室两端掘进,光面爆破成型拱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以下步骤:
(9)硐室中部分层开挖和下部开挖;
(10)锚喷网支护:随着硐室先拱后墙,分层开挖的进行,在每一区块开挖爆破完成后都要即时进行锚喷网支护。
作为优选,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设计文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对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
(1.3)组织施工设施设备进场。
作为优选,步骤(2)还包括: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网。
作为优选,步骤(4)还包括:开孔钻进时,利用开孔扶正器和开孔钻杆配合慢速开孔,并启动泥浆泵供水,开孔深度3m后将开孔钻杆提出,换钻杆开始导孔钻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未经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