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芯片及LED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6875.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阳玉才;胡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4/00 | 分类号: | H05B4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源 控制电路 芯片 led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三端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控制芯片及LED驱动电路。所述三端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基准源、第一采样电路、第二采样电路、分时控制驱动模块、谷底检测模块、功率开关模块以及供电控制模块;其中基准源连接在充电端与接地端之间并生成基准电压;第一采样电路根据第一控制驱动信号对基准电压与接地端的电压之差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第二采样电路根据第二控制驱动信号对充电端的电压与基准电压之差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分时控制驱动模块根据相应的采样信号即可控制功率开关模块输出直流电压信号;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的设计成本较高以及随机误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端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控制芯片及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能够根据外界输入的周期性电流转化为稳定输出的恒定电源;在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中,通过储能元件在充电过程中存储相应的电能,当功率开关管断开或者关断的过程中,储能元件输出所述电能,稳压电路在存储元件充放电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该控制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使恒流开关电源一直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然后,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需要独立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供电,因此在该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设置多个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导致该控制电路的结构复杂以及设计成本高;同时在该控制电路内部的一致性仅能达到±5%,则在该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中存在较大的随机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端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控制芯片及LED驱动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端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成本较高以及随机误差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端恒流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连接在充电端与接地端之间,用于根据电源信号或者充电信号生成基准电压的基准源;
与所述基准源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控制驱动信号对所述基准电压与所述接地端的电压之差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的第一采样电路;
与所述基准源连接,用于根据第二控制驱动信号对所述充电端的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之差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的第二采样电路;
与所述第一采样电路以及所述第二采样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采样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采样信号生成所述第一控制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控制驱动信号以及关断信号,和在预定时间阀值内检测到谷底信号或者超过所述预定时间阀值生成导通信号的分时控制驱动模块;
连接在电源端与接地端之间,用于在所述关断信号驱动下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的功率开关模块;
与所述分时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检测到所述功率开关模块的退磁谐振电压信号时生成所述谷底信号的谷底检测模块;及
连接在所述基准源与所述功率开关模块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生成所述电源信号的供电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采样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一比较器以及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在所述基准源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充电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采样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采样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第二电容以及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基准源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采样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开关模块包括功率开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数据线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智能厨余垃圾收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