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56737.4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力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蚁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06;B65F1/12;B65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张强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杆 三角支架 桶盖 桶体 一端连接 套管 环保回收箱 合页 展会 焊接 固定连接套管 活动连接有 立式筒形 桶体顶部 桶体外壁 一物多用 侧门 垃圾 铆钉 踏板 固定环 桶体桶 壁侧 侧壁 铆接 套接 外壁 开口 垂直 伸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包括桶体,桶盖和桶底,所述桶体为立式筒形,所述桶体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底部焊接有桶底,所述顶部通过合页铆接有桶盖,所述桶盖和桶体连接处套接有固定环,所述桶体桶壁侧部固定连接套管,套管的长度方向与桶底垂直,套管内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均伸出套管,所述伸缩杆远离桶底的一端连接桶盖的侧壁上,所述桶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架,所述伸缩杆靠近桶底的一端连接在三角支架上,所述三角支架与伸缩杆的连接处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三角支架的一端连接有踏板,所述桶体外壁远离合页的一侧通过铆钉活动连接有侧门。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合理,使用范围广,一物多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成,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
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用脚踏来开启。
但现有技术的垃圾桶在功能上存在很多缺点,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操作复杂,造型不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包括一种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包括桶体,桶盖和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立式筒形,所述桶体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底部焊接有桶底,所述顶部通过合页铆接有桶盖,所述桶盖和桶体连接处套接有固定环,所述桶体桶壁侧部固定连接套管,套管的长度方向与桶底垂直,套管内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均伸出套管,所述伸缩杆远离桶底的一端连接桶盖的侧壁上,所述桶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所述伸缩杆靠近桶底的一端连接在三角支架上,所述三角支架与伸缩杆的连接处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三角支架的一端连接有踏板,所述桶体外壁远离合页的一侧通过铆钉活动连接有侧门。
优选的,所述顶杆靠近桶底端焊接有脚踏板,所述顶杆远离脚踏板端活接于桶盖,所述桶盖通过合页铆接于桶体,所述合页于桶盖(6)底部和桶体顶部串接有环,所述桶体桶壁侧部活接有门。
优选的,所述桶体为中空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一体冲压成型,桶壁厚度不小于4毫米,且桶体内壁镀有防腐蚀铬。
优选的,所述桶盖为不锈钢材料,其盖壁厚度不小于6毫米,且其盖壁表面涂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为不锈钢材质,为内扣形状,内扣与桶体。
优选的,所述侧门为不锈钢材质,在桶体侧壁距离桶底处。
优选的,所述桶盖顶部凹装有把手,且与桶盖上部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桶盖和将桶体材料加厚改造成不锈钢材料,可以实现座椅功能。
2.通过设置有固定环,当垃圾袋套入垃圾桶内时,可以利用该装置压住垃圾袋袋口,不会让垃圾袋随着垃圾的影响而滑落至垃圾桶内,造成难以操作。
3.通过将垃圾桶桶壁外侧设置有侧门,可以方便垃圾袋的取出,从美观和实际应用当中考虑均达到优秀效果。
4.通过设置有脚踏装置,可以实现只要用脚踩就可以打开垃圾桶桶盖,真正实现了简洁方便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蚁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蚁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