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监测综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6458.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华;程宝银;徐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监测 综合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监测综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设备、通讯设备、电源,以及若干监测装置;中央处理器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至少包括数据处理单元、预警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监测装置采集的数据;预警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生产相应的预警信号,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并作用于根据需要而设置的报警单元。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提供更科学的、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监测结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改变了传统的点对点的测量方式,更加注重整体性计算工程的变形情况,更加科学、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设工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监测综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地铁、铁路、公路隧道、城市过江隧道、输油管线、水利管线等工程安全监测的需求逐步增多,监测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建设工程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尤其是地下工程、大型建筑物,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在施工早期,已经发生了30%左右的变形,这就迫切需要尽可能早的建立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机制。
目前,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采用钢尺、收敛计等传统工具进行变形监测,这些方法虽然原理简单、易学易用,但是这些方法过多的耗费时间,且方式落后、精度偏低,与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大相径庭。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采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进行变形监测,这些设备价格较为昂贵,且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
专利CN202074964U公开了一种隧道收敛激光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线缆连接测量按钮进行测量;但是该系统需要安装与激光发射装置对应的靶点。专利CN101458069B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稳定围岩上的激光器监测不稳定围岩上的光敏信号监测器;但是该系统需要设置安装与激光发射装置对应的光敏信号监测器。
鉴于被监测的部位往往是变形较大的不稳定位置,因此,无论是在这些位置安装靶点,还是安装光敏信号监测器,都容易受到破坏。破坏后原来的位置并不容易恢复,或者说根本没办法准确恢复,会给监测工作带来麻烦。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监测方式,要么采用现场记录数据,事后整理的方式,或者采用测绘设备进行当期数据的存储,事后将数据导出到电脑中进行处理。即,监测方式没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监测工作过多的依靠人的经验和人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形监测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设备、通讯设备、电源,以及若干监测装置。
所述中央处理器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至少包括数据处理单元、预警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监测装置采集的数据。所述预警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产生相应的预警信号,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并作用于根据需要而设置的报警单元。
作为一种选择,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预警单元相对应的,在监测装置上设置有声光报警单元。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显示设备为显示屏幕。
所述监测装置为多个,根据需要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仪、二维调节装置、无线信号收发器、数据采集与控制器、连接线缆、支架、电源。
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角度度盘和角度数据采集装置。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激光线束的出射角度,即激光线束在竖直面上与水平线的夹角。
所述激光测距仪获取监测装置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