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转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116.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6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姚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20/10 | 分类号: | G06Q20/10;G06Q20/36;G06Q20/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杨晓伟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钱包 装置及系统 数字货币 接收方 指令 存储数字 地址信息 请求生成 付款方 货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转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实际存储数字货币,并且能够实现数字货币在特定钱包与钱包之间进行由付款方发起的数字货币转移机制。该方法包括:根据接收方的收款地址信息生成转币请求;根据转币请求生成转币指令;以及根据转币指令向接收方钱包执行转币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转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演进,推动社会经济和产业模式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和领域,技术驱动力所带来的创新价值和竞争力,不断快速催生各类创新产品形态和服务能力。新一轮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全面铺开,将对产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在电子化或数字货币流通的过程中,电子钱包正日益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子钱包大多为如下类型:
1.现有技术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钱包,多是基于账户体系实现,钱包的是账户功能的延伸,或者说钱包是账户访问的一个入口或介质;
2.有一类电子钱包是作为银行卡或其他卡介质访问的聚合入口存在,这种钱包只是实现卡功能的聚合管理,本身不具有实际钱包支付等功能,而是将多个卡的网络支付入口功能进行封装,实现单一入口访问,简化用户多卡操作的复杂性;
3.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类私人准数字货币,其对应的钱包则主要是用于保存私钥,用于对链上记录的私人准数字货币进行签名交易。这类钱包更像一个地址,或是私钥保管箱,主要功能是保管私钥。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基于账户体系的钱包,并非独立的钱包,而是依赖于原有账户系统。因此,这些钱包参与的交易,实际是背后账户系统的交易,钱包本身不实际存放任何实际的资金或资产,只是作为后台账户系统账务数据和功能的前端展示;
2.作为银行卡或其他卡介质访问的聚合入口存在的电子钱包,其钱包功能都需要对应调用某个具体卡的网络应用功能来实现。这种聚合类电子钱包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钱包,不具有直接资金操作和交易处理功能;
3.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钱包,本身不具有对资金或资产的存储功能。同时这类钱包是完全匿名的,任何人都可以生成新的钱包地址,并通过私钥将数字资产转移给任何地址,一旦转移目标发生错误,则无法追回。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转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实际存储数字货币,并且能够实现数字货币在特定钱包与钱包之间进行由付款方发起的数字货币转移机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转币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主动转币的方法包括:根据接收方的收款地址信息生成转币请求;根据转币请求生成转币指令;以及根据转币指令向接收方钱包执行转币操作。
可选地,在根据接收方的收款地址信息生成转币请求之前,主动转币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方数字货币钱包终端生成收款地址信息。
可选地,主动转币的方法中,接收方数字货币钱包终端生成收款地址信息包括:接收方数字货币钱包终端生成收款地址信息;在确认收款地址信息无误之后,使用接收方钱包私钥签名收款地址信息;以及根据接收方的收款地址信息生成转币请求包括:验证签名后的收款地址信息,验证通过之后,生成转币请求。
可选地,根据转币请求生成转币指令包括:在确认转币请求无误之后,使用付款方钱包私钥签名转币请求;以及验证签名后的转币请求,验证通过之后,按照预设匹配规则生成转币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