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029.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曙东;金福强;蒋一德;汪洋;詹惠粟;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组 盾构始发 反力系统 钢筋混凝土结构 闭口 后靠 开口 操作空间 施工 调整环 钢支撑 始发井 地下工程 现场操控 应力集中 反力 内衬 占用 传递 | ||
1.一种盾构始发反力系统,位于始发井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侧固定在所述始发井的内衬墙上,另一侧为竖直平面并朝向所述始发井的中心;
开口负环组,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开口负环单元,所述开口负环组的一端紧贴在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所述开口负环组的开口部位朝向所述始发井的井口;
闭口负环组,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闭口负环单元,所述闭口负环组的一端与所述开口负环组的一端拼接;所述闭口负环组与所述开口负环组同轴心;以及,
设置于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闭口负环组之间的钢调整环一和若干钢支撑,所述钢调整环一位于所述开口负环组的端部上方且紧贴所述闭口负环的一端;所述钢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钢调整环一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负环组与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钢调整环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调整环一、钢调整环二均由环形钢板和槽钢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均布支撑在所述钢调整环一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为4根圆形钢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负环单元的横断面为半圆形的开口圆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负环组和闭口负环组固定于所述始发井底部的始发基座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基座的上表面为V型或倒八字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始发基座与所述开口负环组、闭口负环组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垫片。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与待施工隧道相反一侧的始发井的内衬墙上绑扎钢筋、立模并浇筑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所述始发井底部浇筑始发基座;
S2.待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始发基座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盾构机吊装至所述始发井内,拼装就位;
S3.将开口负环单元和闭口负环单元吊放至所述始发基座上,进行拼接并形成开口负环组和闭口负环组,使所述开口负环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另一端与所述开口负环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口负环组的另一端与盾构机尾部的顶进机构连接;
S4.在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所述闭口负环组之间设置钢调整环一,并固定钢支撑,使所述钢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另一端与所述钢调整环一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0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调头装置及调头方法
- 下一篇:盾构机尾部的冻结系统及盾尾刷更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