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4855.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杨涛;周府伟;赵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4 | 分类号: | E21D9/04;E21D15/44;E21D15/5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沿空留巷 巷道 开采工作面 预留 采空区 缝孔 钻切 爆破 临时加强支护 软顶煤层 施工 超前 卸压 炸药使用量 锚索加固 支护 锚索 切缝 安全 节约 环节 | ||
1.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留巷道(3)靠近采空区(2)的一侧的顶板上设置锚索(1),由锚索(1)对预留巷道(3)的顶板进行加固,锚索加固施工超前开采工作面50m~80m完成;
步骤二、在预留巷道(3)靠近采空区(2)的一侧沿预留巷道(3)走向钻多个切缝孔(4),多个所述切缝孔(4)共同形成预裂切缝,钻切缝孔(4)施工超前开采工作面50m~80m完成;
多个所述切缝孔(4)均匀布设,相邻两个所述切缝孔(4)之间的距离为0.3m~0.5m;
步骤三、在预留巷道(3)靠近采空区(2)的一侧的正帮外侧退锚施工,退锚施工超前开采工作面30m~50m完成;
步骤四、随着开采工作面的推进,及时对预留巷道(3)进行临时加强支护和挡矸支护;
所述临时加强支护为采用钢梁和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形成的多个动压临时加强支护结构,每个所述动压临时加强支护结构均包括一个钢梁(5)和设置在其底部的多个单体液压支柱,所述钢梁(5)为π型钢梁或11#矿用工字钢;
每个所述动压临时加强支护结构中单体液压支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分别为第一单体液压支柱(6-1)、第二单体液压支柱(6-2)、第三单体液压支柱(6-3)和第四单体液压支柱(6-4),所述第一单体液压支柱(6-1)距钢梁(5)靠近采空区端头的距离L1为150mm~200mm,所述第二单体液压支柱(6-2)与第一单体液压支柱(6-1)之间的距离L2为500mm~600mm,所述第三单体液压支柱(6-3)与第二单体液压支柱(6-2)之间的距离L3为800mm~1000mm,所述第四单体液压支柱(6-4)与第三单体液压支柱(6-3)之间的距离L4为800mm~1000mm,所述第四单体液压支柱(6-4)距钢梁(5)远离采空区端头的距离L5为150mm~200mm;
步骤五、随着开采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2)的顶板垮落,形成沿空留巷,沿空留巷稳定后,撤回步骤四中所述的临时加强支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锚索(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锚索(1)沿预留巷道(3)靠近采空区(2)的一侧的顶板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切缝孔(4)的连线与锚索(1)之间的距离为0.8m~1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切缝孔(4)的深度为HF,HF由煤层开采高度HC、顶板下沉量ΔH1、底臌量ΔH2和碎胀系数K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所述切缝孔(4)为向采空区(2)侧倾斜的倾斜孔,所述切缝孔(4)的中心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临时加强支护结构支撑在预留巷道(3)的底板上,所述单体液压支柱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垫木和木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孔(4)为圆孔,所述切缝孔(4)的孔径为30mm~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8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