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雷击浪涌和绝缘耐压测试同时通过的设计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770.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林峰;徐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卓越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G01R31/00;G01R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雷击 浪涌 绝缘 耐压 测试 同时 通过 设计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雷击浪涌和绝缘耐压测试同时通过的设计电路,该设计电路包括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继电器,电容,共模电感,隔离二极管,保险丝,开关电源转换模块(型号:URF1D12QB‑75W)等器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基于现有常用的采用了气体放电管器件的浪涌抑制电路的基础上,弥补了由于气体放电管的导通电压较低,导致不能通过绝缘耐压测试中的AC1500V耐压标准的问题。使设备同时满足雷击浪涌测试和绝缘耐压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雷击浪涌和绝缘耐压测试同时通过的设计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于产品的安全及抗干扰能力的重视,现在对于产品的安规要求和抗雷击浪涌等防护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产品具有比较优秀的EMC设计,对于电源部分要求有更好的防护电路。但现有的设计方案,在雷击浪涌防护电路中一般都采用气体放电管进行泄放,在选择气体放电管的导通参数时,为了抑制后级的浪涌电压不要太高,就必须选择导通电压稍低的气体放电管。这样就产生了产品在做安规的绝缘耐压测试时,电源与地之间的耐压值不够。
申请号为201621298849.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雷击浪涌的防护电路,可以有效的防护施加于电源端的雷击浪涌电压,其缺点是对于共模浪涌干扰防护比较弱,没有明确对于绝缘耐压的防护等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雷击浪涌和绝缘耐压测试同时通过的设计电路,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雷击浪涌和绝缘耐压测试同时通过的设计电路,所述设计电路包括保险丝F1,所述保险丝F1的一端与输入电源的端L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压敏电阻RV2的一端以及共模电感L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的端N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2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RV3的一端以及气体放电管GDT1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3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的端N以及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三引脚连接,共模电感L1的第二引脚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以及开关电路U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以及机壳地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开关电路U1的第三引脚、共模电感L1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GDT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中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中开关的另一端与机壳地连接,继电器中线圈的两端分别接输出电压的正极与地;开关电路U1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连接在一起作为输出电压的正极,开关电路U1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连接在一起作为输出电压的负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基于现有常用的采用了气体放电管器件的浪涌抑制电路的基础上,弥补了由于气体放电管的导通电压较低,导致不能通过绝缘耐压测试中的AC1500V耐压标准的问题。使设备同时满足雷击浪涌测试和绝缘耐压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卓越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卓越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