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753.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益盛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48;C08K5/5419;C08K5/12;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43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化学 灌浆材料 组份 制备方法和应用 无机材料 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 聚氨酯高分子材料 渗透结晶材料 无机建筑材料 储存和运输 单组分材料 聚氨酯材料 聚醚多元醇 毛细管结构 泡沫稳定剂 调整设备 防水效果 环境友好 渗透结晶 传统的 发泡剂 灌浆泵 可操作 密实度 双组份 增塑剂 灌浆 单液 冻融 催化剂 渗入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聚氨酯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包括A组份和B组份。A组份包括: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增塑剂、泡沫稳定剂、渗透结晶材料、发泡剂。B组份包括: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本发明的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具备渗透结晶功能,能够渗入无机材料毛细管结构内部,增强聚氨酯材料和无机材料的紧密结合度,提高了防水效果,而且具备一定的增强无机建筑材料密实度和冬季耐冻融功能。本发明的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为双组份,与传统的单组分材料相比具有更佳的环境友好性能、可操作时间长、无需调整设备使用单液灌浆泵即可灌浆、储存和运输安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聚氨酯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建筑防水、水下填充堵漏、公路隧道、码头港口等领域。与传统材料相比,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具有渗透力强、填充效果好、加固功能牢固等优点。
目前常见的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多为单组分,而且聚氨酯作为一种有机材料和无机建筑材料结合的紧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北方地区,导致建筑工程材料性能降低的原因除了防水性还有冬季冷冻低温天气的原因,无机建筑材料尤其是水泥建筑物在气候的作用下经常会出现细微的毛细管结构,导致其耐候性下降,仅仅使用有机防水材料做表面的防水工程解决不了内部渗水导致的冷冻损坏。
目前市面常见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多含有机溶剂如甲苯、苯和丙酮等,这些溶剂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毒性大等缺点,不仅污染环境还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由于常见溶剂的沸点和燃点都比较低,因此不适用于密闭空间或地下作业,运输过程中也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
常见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多为单组分产品,单组分产品存在可操作时间短、固化效果和固化强度易受水量影响等缺点,导致了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包括A组份和B组份。
制备A组份的原料包括:聚醚多元醇80-90份、增塑剂5-20份、催化剂1-5份、泡沫稳定剂1-2份、渗透结晶材料1-3份、发泡剂1-5份。
制备B组份的原料包括: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
其中,所述的渗透结晶材料为甲基硅酸钠、甲基硅酸钾、乙基硅酸钠、乙基硅酸钾、偏硅酸钠、偏硅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渗透结晶材料在混凝土和裂缝处修补堵漏的渗透机理是通过填充和密实混凝土或裂缝处毛细管结构来增加无机建筑材料的强度。游离氧化钙和湿气是渗透结晶材料反应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结构的无机建筑材料中含有充足的游离氧化钙,只要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渗透结晶材料就能充分固化不断填充混凝土的毛细结构,增强了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的防水和抗渗功能。
所述的发泡剂为过氧化叔丁醇的水溶液。
过氧化物本身具有很大的发气量,过氧化叔丁醇的羟基结构会进一步和异氰酸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具备优异的发泡性能。
所述的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1-1.5。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四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数均分子量在5000-6000之间。优选地,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氨酯硬泡聚醚多元醇4110,其外观为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羟值(KOHmg/g)420-480,水分(%)≤0.15,黏度(25℃,Pa.S)4500-6500,pH值5-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益盛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益盛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7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温敏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