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池金属外壳的盖板以及金属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337.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忠;娄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8;H01M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62 | 代理人: | 姚金金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金属外壳 盖板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金属外壳的盖板以及金属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组成零部件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制程也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的直通率对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一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产制程中,最大限度提升生产制程的直通率,成为制造型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的最核心问题。
现有生产工艺为直接将焊接铝片覆盖在注液孔上,对铝片和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进行封口焊接,若出现爆点或者焊偏等不良品直接报废,造成经济效益的减少。而且在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进行分容出货前最容易降低直通率的一道工序为加密封铝钉后激光封口,在此工序由于注液孔可能存在电解液结晶,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物或者铝壳和铝钉成分不纯带来的杂质造成爆点,也可能会由于激光焊接设备造成漏焊,焊偏等不良,由于在此工序造成不良后,只能报废处理,对前期生产消耗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设备损耗是极大的浪费。因此,尽可能提高此过程中的直通率,可以直接降低整个生产制程的直通率,降低成本,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盖板的注液孔进行焊接时出现焊接缺陷直接报废造成的直通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金属外壳的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盖板本体厚度方向穿透的注液孔;其中,所述注液孔包括注液部和密封部,当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壳体时,所述注液部面向所述壳体,所述密封部背离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密封部呈阶梯状结构,所述阶梯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对应的孔径自所述注液部至所述盖板本体的表面依次增大;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至少为两个,且与所述台阶面分别配合设置,用于密封所述密封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台阶面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能与所述第一台阶面贴合,所述第二密封件能与所述第二台阶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密封件能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焊接,所述第二密封件能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焊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盖板还包括密封钉,所述密封钉与所述注液部相配合,用于密封所述注液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密封件在与所述第一台阶面贴合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对应覆盖所述注液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凹槽的面积大于所述注液部的孔面积。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二台阶面至所述盖板本体安装时面向所述壳体的表面的厚度为0.5~4mm。
根据本发明,所述盖板本体由金属铝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的金属外壳,包括壳体和上述的盖板,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均由金属铝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注液孔的密封部设置为阶梯状结构,靠近注液部的密封件与台阶面的密封存在密封缺陷时,可以通过在上一级台阶面上采用密封件进行二次密封。避免了一次密封失败导致的电池报废,提高生产的直通率,提高经济效益,杜绝了封口不良造成的电解液漏液,降低了整个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池金属外壳的盖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中:1:盖板本体;2:第一密封件;21:凹槽;3:密封钉;4:第一台阶面;5:第二台阶面;6: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德集团有限公司;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德集团有限公司;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