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式重金属离子去除装置及其吸附球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54329.5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何冯洋;张文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丁圣雨 |
| 地址: | 222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重金属 离子 去除 装置 及其 吸附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裹式重金属离子去除装置及其吸附球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重金属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成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威胁之一。通常,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而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重金属离子不可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性,是其能够产生巨大危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重金属污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
目前,在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处理领域,主要的治理方法有: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去除效果不稳定、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和处理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合理、有效、实用的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当前普遍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去除效率高、安装拆卸便利的去重金属离子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裹式重金属离子去除装置,包括搅拌罐、伸缩机构、电机、转轴、两个吸附球;所述的搅拌罐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一个伸缩机构;所述的伸缩机构上端通过上部连接杆固定电机侧部;所述的电机底部安装转轴;所述的转轴通过下部连接杆固定两个吸附球;所述的吸附球包括上半圆壳体、下半圆壳体、多个活性炭板、生物吸附材料颗粒、过滤膜;所述的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上面均设有均匀的通孔;所述的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通过螺纹进行对接;所述的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内侧面分别贴合过滤膜;所述的过滤膜延伸夹在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螺纹连接处;所述的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形成内部的圆形空腔;所述的活性炭板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的多个活性炭板均匀分布在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圆形空腔内;所述的多个活性炭板之间填充生物吸附材料颗粒。
进一步,所述的下半圆壳体内侧底部设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的上端四周设有多个插接槽;所述的活性炭板底部插接在限位柱的插接槽内;所述的活性炭板的外侧贴合在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的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均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下部连接杆呈倒U形结构;所述的下部连接杆的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吸附球。
进一步,所述的伸缩机构为气缸或者油缸。
一种吸附球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S1、将过滤膜粘上水分别铺贴在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内侧面上,保证过滤膜分别延伸到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外侧端面上;
S2、将多个活性炭板插接在下半圆壳体限位柱上的插接槽内;
S3、然后在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内填充生物吸附材料颗粒;
S4、将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螺纹拧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吸附球外部由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螺纹连接而成,内部通过过滤膜进行阻隔,再通过内部的活性炭板和填充的生物吸附材料颗粒进行吸附,使得整个吸附效果得到成倍提高,不仅如此,本发明的吸附球为活动安装的结构,对内部进行更换材料和拆卸检修十分的便利,达到了可持续使用的目的。
2.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设计的时候对于过滤膜如何贴合在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内侧感到熟手无策,因为不能采用任何的胶液否则可能会堵塞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而且后期由于污水冲刷胶液也不起作用;但是经过发明人的辛勤劳动,终于意识到可以通过活性炭板可以对过滤膜进行限位,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多个活性炭板之间有空隙,过滤膜会在空隙处随着污水冲击起伏,于是配合填充生物吸附材料颗粒来填充空隙,起到对过滤膜限位的作用,进而避免了活性炭板之间有空隙的漏洞,当然再配合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螺纹夹持,使得过滤膜在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内部紧密贴合。本发明在对过滤膜进行限位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的过滤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吸附球的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吸附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铺设了过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