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修复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3615.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裴福云;赵亮;汪田野;殷金岩;梁令帅;彭琴;冯晓燕;黎修东;范腾新;王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B79/02;A01G24/35;A01G24/20;A01G2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雪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质原料 喷播 边坡修复 边坡 固定结构 纤维丝 高分子胶粘剂 固定措施 建设周期 结构稳固 培育植物 施工效率 有机基质 植物种子 种植植物 引入 基质层 混匀 基质 加水 配比 预设 植生 穿插 混凝土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修复实施方法,包括:在边坡上设置原料包括植生混凝土的固定结构;按预定配比取包括有机基质、高分子胶粘剂、助剂的基质原料,再向其中加水快速混匀,随即喷播于设有固定结构的边坡上,以形成基质层,在喷播过程同时按预设引入量引入纤维丝,以使纤维丝穿插在基质原料中;并且,在基质原料中加入植物种子,随基质原料一起喷播于边坡上,或者在喷播后形成的基质上种植植物,以培育植物。通过以上方式,本发明边坡修复实施方法简单便捷,可解决工程中遇到的施工难的问题,建设周期短,施工效率高;且结构稳固,不易脱落,无需额外的固定措施,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修复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边坡修复工程日渐增大,尤其是岩质边坡实施复绿工程相对难度较大。关于该方面的基质配方有一定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几种材料的混配方面,并未考虑基质材料边坡表面间的作用力,因而所铺设的基材附着稳固性差,受冲击易脱落,并且通常还需另设其他的固定措施,如在表面设置网状结构进行固定,增加工程成本,且工程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制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修复实施方法,该方法简单便捷,可解决工程中遇到的施工难的问题,建设周期短,施工效率高;且结构稳固,不易脱落,无需额外的固定措施,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边坡修复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边坡上设置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原料包括植生混凝土;
2)制备喷播基质材料,取包括有机基质、高分子胶粘剂、助剂的基质原料,所述有机基质、高分子胶粘剂和助剂的质量比为(5~20):(5~10):1;向所述基质原料中加入基质原料总质量1~3倍的水,10s内混匀;随即喷播于步骤1)设有固定结构的边坡上,以形成基质层,在喷播过程中引入纤维丝,使所述纤维丝穿插在所述基质原料中,所述纤维丝的引入量按每平米质量计为100~200g/m2;
并且,在步骤2)中,取所述基质原料后,向所述基质原料中加入植被种子,再加水混匀,进行喷播操作;或者,在步骤2)所形成的基质层上种植植物。
可选地,步骤1)中,所述植生混凝土的原料包括经粉碎具有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
可选地,步骤1)具体包括:以包括植生混凝土的原料制作固定件,将所述固定件按预设排布方式固定于边坡上,形成固定结构。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块状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的厚度为10~30cm。
可选地,步骤2)中,所述高分子胶粘剂包括聚丙烯酰胺、酚醛树脂、聚乙二醇、淀粉和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步骤2)中,所述有机基质包括农林废弃物。
可选地,所述农林废弃物包括椰糠、泥炭、有机肥、茶叶渣、农作物秸秆和酒糟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步骤2)中,所述助剂包括保水剂和/或发泡剂。
可选地,所述基质层的厚度为20~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边坡修复实施方法中,基质层中采用高分子胶粘剂作为结合剂,粘结力强,按特定配比与其他原料配合,可使基质层基质稳固,不易分散脱落,不需要其他的固定措施,可降低成本;
2、由于固定结构的原料包括植生混凝土,使得固定结构具有不同的孔隙度,从而基质层与设有固定结构的坡面不仅表面粘合,而且部分基质原料渗入所接触边坡和固定结构的孔隙中,在高分子胶粘剂的粘结力作用下,深入紧密相连,整体结构稳固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3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