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生成应急响应预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3453.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庄文鹏;林灿文;陈淑华;林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6;G06F17/30;G08B2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响应 预警 自动生成 预警信息 智能化 短信模块 现场监控 结构化 响应 时长 站点 传真 提示 关联 发布 应用 帮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生成应急响应预警的方法,通过采用结构化、智能化的应急响应预警的生成与应用,在自动生成应急响应预警的基础上,根据事先依据预案设定的预警响应规则,结合现场监控站点的实时情况,提供智能化的判断并及时主动的进行预警信息提示,自动生成预警信息短文,关联传真、短信模块功能,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响应,从根源上缩短预警响应的发布时长,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海洋、气象、水文及防灾减灾相关的行业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生成应急响应预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防灾减灾领域,经常需要基于现有的降雨、水位、气象等信息对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再进行人工预判启动应急响应预警等级,进而做好响应部署工作。但是基于人工经验进行应急响应预警判断,能提供的响应准备时间较短,难免存在误差大等问题。现有预警等级响应流程一般如图1所示。将已经设定好阈值标准的信息录入到平台,根据预警提醒比对预案进行响应等级判断,再编辑通知文件通过传真、短信的方式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工作的部署。这种传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案信息的在线查看,但是对辅助调度决策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此外,现有的预警还存在如下缺陷:
1、应急响应预警的智能化程度不够,不能针对实况动态进行响应等级的自动调整。
2、在应急响应预警信息发布时,需要工作人员人工进行预警信息的编辑、群发,耗时耗力且发送群体缺乏针对性。
3、现有的应急响应预警暂时无法形成历史经验的积累,无法为不断的迭代改进预警方法提供基础支撑。
4、目前的应急响应预警是单向发送给目标群体,无法接收反馈消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生成应急响应预警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生成应急响应预警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预警响应条件量化管理:在应急响应预警自动生成的预警指标设置模块,进行预警指标的设置,通过设置对应的预警阈值建立预警触发条件,并建立对应的应急响应预警等级;
步骤S2:若达到预警触发条件,自动进行分析并预警提醒:通过关联实时监测数据以及现场反馈信息,当达到预警触发条件时,将预警阈值与当前的监测实况值比较,自动判断所匹配的应急响应预警等级,并提醒工作人员预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等级别;
步骤S3:生成应急响应工作方案:通过采用基于GIS平台,展示应急响应事件的生成的预警信息、响应流程与责任部门,并根据预设结构化方案主动推送应急响应的工作方案;
步骤S4:自动生成响应部门的预警及工作要求:基于所述工作方案,针对各部门生成相对应的值班、上报、巡查工作职责要求的短文;
步骤S5:将短文自动关联短信、传真模块,选择责任人进行消息的快速批量发送通知,以保障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到人,并指导工作的开展;
步骤S6:进行调度以及动态反馈:责任人接收到预警通知信息,开展与所述工作方案匹配的应急响应工作,并通过移动手持终端进行实况动态及时反馈;
步骤S7:进行应急响应调度实效分析: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上报的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响应等级变更调整以及转移路线的重新规划。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预警指标包括:防汛、防风、防旱降雨量、水位、潮位、风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包括:值班、巡查、上报、会商、督察工作方案;所述预警信息包括:防汛、防风、防旱分别对应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预警信息;所述响应流程包括:值班、巡查、上报、会商、督察工作的响应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34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城市平台及其方法
- 下一篇:智慧创业生活空间及平台